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教育 成语教育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意思-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意思

tamoadmin 2024-10-23 人已围观

简介“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中的《大学》篇,其言“致知在格物”,又“物格而后知致”。作为知识论、修养功夫论的统一,“格物致知”是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之一,在王阳明的思想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阳明一生的学问均从实践中得来。年轻时,他非常信任朱熹的理论体系,并按照朱熹的思想理论去一步步实践,但是他与朋友“格竹子”的失败,让他意识到朱熹的理论并非十分完善,于是不断更正朱熹学说,提出自己的一套学说体系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的意思-王阳明格物致知的意思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中的《大学》篇,其言“致知在格物”,又“物格而后知致”。作为知识论、修养功夫论的统一,“格物致知”是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之一,在王阳明的思想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阳明一生的学问均从实践中得来。

年轻时,他非常信任朱熹的理论体系,并按照朱熹的思想理论去一步步实践,但是他与朋友“格竹子”的失败,让他意识到朱熹的理论并非十分完善,于是不断更正朱熹学说,提出自己的一套学说体系。

关于“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是内在的格心,由内而外。他训“物”为事,是“意之所在”,因此“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之事谓之物。”(王守仁《大学问》)又“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王守仁《传习录》)

这种“格物”,使心本体每时每刻都处于纯正的状态,使本体处于纯善无恶的状态,这就是《大学》中所说的“止于至善”,“格物”的价值旨归为“止于至善”。

上面的“意”,可理解为意向、指向和意念,当人进行思维活动时,意向会有意向的对象,但是王重视的不是意向的对象,而是指向意向对象的意念。

我们以男女结婚为例,当男女双方意向结婚时,在此意向之时,即有一种意念伴随,这个意念就是行动的主意,能够主宰人的行为,因此可以把“格物”解释为:有意向时,要使意念保持纯善无恶,由意念发出的行为才会纯善无恶。

在王阳明眼中,“意”和“行”有着必然的联系,意念之善推扩到极致就必然会产生行为之善,因此他十分注重一时萌发之意念,正意的过程必然是以思虑功夫为主。

即既要人扩充其已具有的善端、善情,又要去掉和纠正恶的意念。

此外,王阳明还坚持人具有良知良能,人的心自然能够知是知非、知善知恶。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于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王守仁《大学问》)所以说:“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王守仁《传习录》)即把格物解释为正事、格心。

在王阳明眼中,格物就是去恶归善,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

关于“致知”

王阳明对于“致知”的理解有别于前人,他认为“知”是“良知”,“致知”即是“致良知”。

他说:“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守仁《传习录》)他又进一步明确说良知是是非之心。他说:“良知只是一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一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王守仁《传习录》)

可见,王认为良知仅是一个先天的道德价值评判标准。

致,是至之义。王阳明说:“致者,至也,如云丧致乎哀之致。《易》言‘知至之义’,‘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也。‘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广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王守仁《大学问》)

“致知”即“致良知”,遵从良知而行,将良知扩展到事事物物。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至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王守仁《传习录》)

综上所述,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格物”即为“致良知”,两者无差别。

“格物致知”是王阳明最早提出的,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 知识 。 成语出处: 《礼记·大学》:“致知在 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成语例句: 顾彼西洋以 格物致知 为学问本始, 中国 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 注音: ㄍㄜˊ ㄨˋ ㄓㄧˋ ㄓㄧ 格物致知的近义词: 致知格物 成语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连动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study natural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quire knowledge

作为古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啥意思?

“格物”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出自《礼记·中庸》,是说推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认识事物的本质,亦指获得知识,或指达到某种目标或境界,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求真”或“求是”等涵义,二者合起来即指研究事物的原理法则,并从中获得知识或真理的过程和方法。

朱熹在注解中把“格物”和“致知”两个词联在一起,认为是“物犹事也,格犹穷也,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就是说,“物格”是“知至”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物格”,即对事物的规律和本质有了认识,才能达到“知至”;“知至”又是“意诚”和“心正”的前提和条件,而“意诚”和“心正”是“修身”的必然结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朱熹把“格物”和“致知”联系在一起,目的是为了说明“穷理”和“尽性”的一致性,认为只有通过“格物”,才能做到“致知”.他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物有体有用,有一定之理,有沿袭之成法,圣人因时制宜,使各得其所用,而不可易也.”这里的“理”,指的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格物”,即探求客观事物的规律;“致知”,即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的知识.朱熹把“格物致知”解释为“即物穷理”,这样,“格物”和“致知”就统一起来了.宋明理学家们都十分重视“格物”的工夫,并用它作为“致知”的阶梯,力图通过对“格物”的研究,达到“穷理”的目的.

端正心性,修身的行为也各有切入点,修养是,就感情发出来而言的,正心是,就感情未发出来而言的。正心则中正,身修则平和。这点就是知和行为一体就可致良知,这也是必然性的。因此人必须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认识具体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理。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可是,王阳明的优点在于,他对朱熹的思想不是盲目接受的,而是以批判的眼光来看待的,其中,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对于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解、探索和实证检验。“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文本《大学》,我国古代的大学是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为基础,讲究读书,做人的道理,成就完善人格、道德君子的终极目标。认为这指的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感悟,达到通达的境界,这一解释伴随着朱熹思想的官方化而逐渐被明清时期的人们接受,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流思想。

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从汉代开始,关于它们的解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说法)的解释和王阳明的解释。“理即心,心即理”,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阳明晚年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这上面可以看出什么是格物。“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