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类 成语分类
成都土话歇后语-成都谚语惯用语歇后语
tamoadmin 2024-10-31 人已围观
简介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下歇后语意思,欢迎阅读收藏。 歇后语的意思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关于歇后语的意思。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我带大家了解下歇后语意思,欢迎阅读收藏。
歇后语的意思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关于歇后语的意思。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有谚语的作用。
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采用这种手法制作的联语就是“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歇后语《关于歇后语的意思》。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
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
拓展阅读
关公赴会歇后语意思
乡下人不识关公 ———— 噱头;血头
鲁肃宴请关羽 ———— 暗藏杀机
黄飞虎战关云长 ———— 刀对刀
画上的关公 ———— 脸红耳赤
关云长做木匠 ———— 大力阔斧;大刀阔斧
关云长说三国 ———— 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关云长说《三国》 ———— 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走麦城
关云长耍大刀 ———— 拿手好戏
关云长守嫂嫂 ———— 情义为重;情意为重
关云长失荆州 ———— 大意;吃亏全在大意;骄兵必败
关云长骑骆驼 ———— 大马阔刀
关云长剖骨疗毒 ———— 全无痛苦之色
关云长面前舞刀 ———— 献丑
关云长面前舞大刀 ———— 献丑
关云长面前耍大刀 ———— 不自量
关云长卖马 ———— 周仓不肯画押
关云长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云长降曹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刮骨疗疮 ———— 若无其事
关云长封侯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的面孔 ———— 通红
关云长的大刀 ———— 分量不轻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 ———— 念起旧情;敌我不分;念在旧情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吃亏全在大意;最后一招
关羽战李逵 ———— 大刀阔斧
关羽失荆州 ———— 骄兵必败;大意了
关羽门前耍大刀 ———— 不自量力
关羽刮骨疗伤 ———— 全无痛苦之色
关羽放屁 ———— 不知脸红
关羽长走麦城 ———— 大难临头
关羽长说三国 ———— 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关羽长卖豆腐 ———— 人硬货不硬
关羽长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羽长刮骨下棋 ———— 若无其事
关羽长刮骨疗毒 ———— 若无其事
关公走麦城 ———— 最后一着;到临头;骄必败;最后一招;大难临头;败在眼前;吃亏全在大意;末日来临;一蹶不振
关公战秦琼 ———— 乱了朝代;挨不上;七错八搭;胡扯八诌
关公斩蔡阳 ———— 快得很
关公在曹营 ———— 心不在焉
关公爷长瘿 ———— 脸红脖子粗
关公想起卖豆腐 ———— 忆话当年
关公细佬 ———— 翼德;亦德
关公舞大刀 ———— 拿手好戏;拿得起,放得下
关公耍大刀 ———— 红脸上场;拿手好戏
关公 ———— 坏人造谣
关公面前要大刀 ———— 不自量
关公面前舞大刀,鲁班面前弄大斧 ———— 献丑
关公面前舞大刀 ———— 献丑
关公门前舞大刀 ———— 显丑
关公门前耍大刀 ———— 显能;献丑
关公门前使大刀 ———— 献丑;不自量力;显丑
关公卖石料 ———— 人货两硬
关公卖凉粉 ———— 人硬货不硬
关公卖豆腐 ———— 人强货不硬;人强货软;人硬货软;货软人硬;人强货弱;人硬货不硬;人硬货勿硬
关公卖大刀 ———— 人强货硬
关公买豆腐 ———— 人硬货不硬
关公捋胡 ———— 谦虚;牵须
关公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公亮相 ———— 大红脸
关公看《春秋》 ———— 一目了然
关公开刀铺 ———— 货真价实
关公进皇宫 ———— 单刀直入
关公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公放屁 ———— 不知脸红
关公放曹操 ———— 念旧情
关公斗李逵 ———— 大刀阔斧;开口不客气
关公的眼睛 ———— 睁不开
关公的兄弟 ———— 也是个红脸汉
关公的脸 ———— 红到头了
关公的刀 ———— 扛着
关公的赤兔马 ———— 一日千里
关公当木匠 ———— 大刀阔斧
关公打喷嚏 ———— 自我吹须;自我吹嘘
关公吃酒 ———— 看不出来;面勿改色
关公吃尺子 ———— 肚里有分寸
关公吃尺 ———— 肚里有分寸
关公不斩老黄忠 ———— 刀下留情
关公不杀张辽 ———— 念旧情
关公不杀严颜 ———— 讲义气
关公脖子里长肉瘤 ———— 脸红脖子粗
关公脖子挂葫芦 ———— 脸红脖子粗
关公脖了里长肉瘤 ———— 脸红脖子粗
关公保刘备 ———— 赤胆忠心
东吴斩关公 ———— 嫁祸于曹
东吴杀关羽 ———— 嫁祸于人
东吴杀关公 ———— 害人反害己
曹操遇关公 ———— 喜不自胜;喜不自禁;喜不自喜
扮关公的没卸装 ———— 好个红脸大汉;红脸大汉
扮关公的不卸装 ———— 谁没见过你这个红脸大汉;谁没见过你个红脸大汉
黄忠射关公 ———— 手下留情
关公战李逵 ———— 大刀阔斧
关羽赴宴 ———— 有胆有魄
关羽走麦城 ———— 末日来临
关公面前耍大刀 ———— 自不量力
关羽打喷嚏 ———— 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 ———— 红上加红
关羽看《春秋》 ———— 一目了然
关羽刮骨疗毒 ———— 无痛苦之色
关羽做木匠 ———— 大刀阔斧
关羽守嫂嫂 ———— 情谊为重
关羽开刀铺 ———— 货真价实
关羽进皇宫 ———— 单刀直入
张飞战关羽 ———— 忘了旧情
关羽降曹操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云长放屁 ———— 不知脸红
孙权杀关羽 ———— 嫁祸于人
关羽开凤眼 ———— 要
关公赴会 ———— 单刀直入
关公进曹营 ———— 单刀直入
关云长刮骨下棋 ———— 若无其事
关云长走麦城 ———— 大难临头
关公喝酒 ———— 不怕脸红
关公照镜子 ———— 自觉脸红
鲁肃宴请关云长 ———— 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 ———— 手下留情
关云长卖豆腐 ———— 人硬货不硬
关羽卖肉 ———— 没人敢来
关公开凤眼 ———— 要
关羽射黄忠 ———— 手下留情
关羽放曹操 ———— 念旧情
关公离曹营 ———— 不安心
关云长单刀赴会 ———— 谁敢动他一根毫毛
关云长刮骨疗毒 ———— 若无其事
关公过五关 ———— 英雄当年
关羽斩华雄 ———— 马到成功
张飞战关公 ———— 忘了旧情;不念旧情
孙权杀关公 ———— 嫁祸于人
歇后语及解释意思
泥菩萨洗脸——失(湿)面子
泥菩萨伸手——活都要钱
泥菩萨摔跤——散架了
泥菩萨渡海——没人(神)保
泥蒸的馒头——土腥味
泥捏的老虎——样子凶
泥瓦匠出身——和稀泥
泥巴捏的小子——没骨气
泥娃娃的嘴——总是笑呵呵的
泥娃的遭雨淋——软瘫了
泥做的菩萨——全靠贴金
泥人吃饼子——难言(咽)
念完了经打和尚——没良心
撵走狐狸遇上狼——一伙比一伙凶
捏手中鸟——容易得很
捏住鼻子喝木哩——一声几不响
捏住鼻子过日子——不闻香臭
捏鼻子吃葱——忍气吞声(生)
捏着鼻子唱戏一一闷腔
捏着拳头过日子——心里憋气
捏着一分钱能攥出汗来——会过日子
捏着鼻尖儿做梦——不成
捏手中鸟——轻而易举
捏鼻子吹螺号——忍气吞声
脓胞破了顶——烂透了
脑袋上戴犁头——又好(尖)又猾(滑)
脑袋上插烟卷——缺德带冒烟儿
脑袋系在裤袋上——不要命
脑袋进了拍卖行——要钱不要命
脑袋上顶锅巴——犯(饭)人
脑袋上刷浆糊——糊涂到顶
脑瓜上套袜子——能出角(脚)了
脑勺子后长疙瘩——看不见自己的缺点
脑门上长瘤——额外负担
脑门上开口——对天讲话
脑门上长眼睛——眼向上
脑壳上顶门板——好大的牌子
脑壳上穿袜子——不是角(脚)
脑壳上顶娃娃——抬举人
脑壳上安电扇——出风头
称秸秆几扎的鸡——括翅也难飞
娘娘养侄女——两耽搁
娘不正经——热(爹)多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年画上的鱼——中看不中吃
民间歇后语
谚语
1.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2.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末,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3.雨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据我国习惯,阴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认为是春的开始日。在阴历连续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阴历十二月中,和阴历正月初一隔着半个月的时光。这半个月在阴历年底,还是冬天。这就是“两春夹一冬”的意思。
查历年纪录,长江流域在阳历一二月之交,天气最冷。立春在阳历二月五日左右,长江下游的最冷天气行将结束,天气就可变暖了。但是照习惯说:这时还是残冬岁底的时候,所以有此一说。
4.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5.反了春,冻断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歇后语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众仙齐声附合,并言定各凭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
2.周榆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中,周瑜想利用曹操派来卧底的蔡忠蔡和使用反间计,黄盖主动找周瑜欲施苦肉计,骗取蔡忠蔡和的信任,并致信曹操黄盖要带着粮草投靠曹军,后又有庞统巧施连环计,诸葛亮借东风,结果在赤壁火烧曹操百万大军。
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4.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唐朝时,有个叫缅伯高的人奉命去京城给皇帝进贡天鹅,在路途中,缅伯高见天鹅的羽毛脏了,便准备用河水洗干净,谁知天鹅一出笼子立刻展翅飞走了,缅伯高没办法,只好捡起一根天鹅的羽毛继续赶路。拜见皇帝时,缅伯高举起这根洁白的羽毛,对皇帝吟了一首诗,其意是:我千里迢迢赶来,虽然只送给您一根鹅毛,但这番情意却是多么深厚啊。
5.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
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
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
惯用语
1.伤筋动骨一百日
认为摔坏了筋骨不容易痊愈(一百天是大约数)。
2.众牛瘦,众屋漏
公物使用的人多,保养、维修的人少,极易损坏。
3. 行船争解缆,买卖占先头
很多船泊在一起。开工了,谁先解船缆,将船开出,谁就占据了主动。借喻领先行动。
农村老话“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是什么意思?
歇后语以独特的结构、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而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民间歇后语也是一种优秀优统文化。喻意深刻,耐人寻味。我知道很多民间的歇后语,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下面就例举10条,与大家分享:
1.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一个故事类的歇后语。指两厢情愿)
2.粪车掉轮子一一臭架子(这是一个贬义歇后语。比喻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
3.东街发货西街卖一一不图赚钱只图快(这是一个带有谐音的歇后语。比喻办事洒脱。)
4.灯盏无油一一火烧芯(心)(这是一个有趣的歇后语。比喻非常着急,心焦如焚。)
5.大门外的砖头一一踢出来的(这是一个比较常用的经典歇后语。)
6.吃着曹操的饭,想着刘备的事一一人在心不在(这一个关于历史人物的歇后语。)
7.城隍庙里着火了一一烧得二鬼抽筋了(这是一个巧用谐音的歇后语。比喻动作不雅,有骂人之意)
8.外胜打灯笼一一照舅(旧)(巧用谐音的歇后语)
9.竹篮子打水一一一场空(喻事的歇后语)
10.秋后的蚂蚱一一蹦达不了几天了(喻物的歇后语)
歇后语的作用和影响
男不入川,也就是男人不要去川地,四川因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至古以来就是安闲的城市,成都则成为了生活节奏特别慢的城市。生活节奏特别慢,没有大城市的那种很快的节奏感。如果男人去了以后,不免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追求,想过生活安逸的日子。男人的雄心壮志会逐渐的被消磨掉,因此,出现了男人不入川的说法。
女不入藏是因为西藏的生存环境比较差,特别是氧气的含量较少,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千米以上。女生们都特别的爱美,如果去了西藏以后,那里的紫外线比较强,会把女生晒成一个丑女,缺氧还会把女生弄成残花败柳,因此对于爱美的女生来说还是不要去西藏的为好。如果是去西藏旅旅游的话,还是特别好的,因为西藏的风景是世界上少有的。
老不入广,就是老人不要去广东,广东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生活节奏特别的快,也是机会特别多的城市,是年轻人待的地方,因为创业机会多,抓住以后,自己有可能就会变得与他人不一样,但这里的花花绿绿,不是老人能够接受的,老人应该需要安静的生活,好好的保养,而不是接受这种快节奏的生活。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广,其实都是通过男女性别特点和年龄之间的差异来分的,实际上,不管是人在哪一年龄段,只要有雄心壮志,都是可以干出一番事业的。?
歇后语是怎么产生的?
歇后语的作用和影响如下:
1、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歇后语的语言极为简洁明了,能够让人快速领会其意义。而且其具有警句性质,可以通过短小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因此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丰富语言思维能力。歇后语常常使用比喻和联想等手法,能够激发人们的语言思维能力,让人们形成更加鲜明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3、增强记忆力。歇后语的形式独特,语言简洁、押韵效果明显,因此更容易让人记忆。
拓展: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汉字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汉语言艺术。其中歇后语以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晓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含义
歇后语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什么是歇后语呢?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歇后语的来历,希望大家喜欢。
歇后语的来历: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的含义: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鼻孔里灌米汤—— 够受的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火烧旗杆——长叹(炭)
粪坑关刀──文(闻)也不能,武(捂)也不能。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老公拍扇——凄(妻)凉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大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历史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歇后语。
《辞海》: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众熟识的诙谐而形象的语句,运用时可以隐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说“围棋盘里下象棋”,以示不对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语言文字大百科全书》:歇后语是指说话的时候把一段常用词语故意少说一个字或半句而构成的带有幽默性的话语。通常有两种。1.原始意义的歇后语,指把一句成语的末一个字省去不说,也叫“缩脚语”。如《》里来旺媳妇说“你家第五的‘秋胡戏’”,就是用来影射“妻”,因为“秋胡戏妻”是有名的'故事、剧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称“岳父”为“龙头拐”,影射“杖”字,这里代替“丈”。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分类
歇后语的分类,有各种分法。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况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
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含有狗的民间歇后语大全
1、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 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3、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4、 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后称交友不嫌贫贱。
5、 :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6、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7、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8、 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9、 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10、 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
11、 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12、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13、黄粱梦:唐朝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卢生在梦中享尽富贵荣华,等到醒来,主人蒸的黄粱还没有成熟,所以称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14、 紧箍咒:《西游记》中,观音菩萨传授给唐僧用来制服孙悟空的咒语,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15、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写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忘。”
16、口头禅: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用禅家套语作为谈话资料。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17、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8、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19、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20、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小心珍护。
21、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22、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水浮花浪蕊
23、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24、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25、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26、鸟兽散:人群象鸟兽般一哄而散。
27、牛马走:本意是指在皇帝前如牛马奔走的人。常用作自称的谦词。
28、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29、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30、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到手即可抛弃。
31、敲竹杠: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
32、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33、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后来亦借以形容柔软。
34、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宋朝苏东坡诗《次韵林子中春日新堤书事见寄》云:“为报年来杀风景,连江梦雨不知春。”
35、狮子吼: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36、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37、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38、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与事实并不相合。
39、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40、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41、一言堂:原来是旧时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用以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42、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43、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44、执牛耳:古代诸侯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5、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的正直。《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了一首童谣:“直如弦,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112个)
1、安乐窝∶安逸的生活环境或小巧、温暖、舒适的处所或房间
2、白骨精:《西游记》中一个阴险狡诈、善于伪装变化的女妖精。常用来比喻阴险毒辣的坏人。
@水浮花浪蕊
3、白日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幻想。
4、半边天:比喻新社会妇女的巨大力量能顶半边天,也用来指新社会的妇女。
5、绊脚石: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6、保护伞:比喻可以起保护作用的有威慑性的力量或有权势的人。
7、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8、背黑锅: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9、闭门羹:被主人拒之门外或主人不在,对于上门的人叫吃闭门羹。
10、变色龙:比喻看风转舵的政治投机分子。
11、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沿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
12、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
13、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男女关系上的)。
14、吃小灶:比喻受特殊的照顾。
15、吃鸭蛋:比喻在考试或竞赛中得零分。
16、穿小鞋:比喻受到别人利用职权暗中给予的刁难、报复或施加的约束、限制。
17、单相思:指男女间仅一方对另一方爱幕。
18、打游击:比喻从事没有地点的工作或活动。
19、点鬼火:比喻鼓动别人做坏事。
20、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欲望和兴趣。
21、顶梁柱:比喻起主要作用的骨干力量。
22、定心丸:能使人情绪稳定的东西。
23、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请客的人。
24、对台戏: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的同样的戏。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
25、恶作剧:捉弄耍笑,使人难堪。
26、耳旁风: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多指劝告、嘱咐)。
27、放空炮:比喻说空话,说了不能兑现。
28、放冷箭:比喻暗中害人。
29、鬼把戏:阴险的手段或政策。
30、鬼门关: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
31、过河卒:比喻不怕牺牲和挫折,勇于拼搏,决不后退的人。
32、黑名单:统治者或集团为进行政治迫害而开列的革命者和进步人士的名单。
33、红眼病:羡慕别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怀忌妒的毛病。
@水浮花浪蕊
34、鸿门宴:喻指加害客人的宴会。
35、护身符: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36、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的突然袭击。
37、急先锋:比喻在行动上积极带头的人。
38、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39、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
40、开门红:比喻在一年开始或一项工作开始时就获得显著的成绩。
41、开小差:原指军人私自脱离队伍逃跑,后比喻思想不集中。
42、口头禅: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43、扣帽子:对人或事不经过调查研究,就加上现成的的不好的名目。
44、捞稻草:比喻在绝境中作徒劳无益的挣扎。
45、老大难:形容问题错综复杂。
46、老掉牙: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47、老狐狸:比喻非常狡猾的人。
48、老皇历:比喻陈旧过时的规矩。
49、露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
50、乱弹琴:比喻胡闹或瞎扯。
51、马大哈:“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的缩略语,指粗心大意的人。
52、马蜂窝: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53、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54、马前卒:旧指在车前头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含贬义)。
55、门外汉:外行人。
56、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57、磨洋工: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
58、牛角尖:比喻无法解决的问题或不值得研究的小问题。
59、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60、弄潮儿:比喻敢于在风险中拼搏的人。
61、拍马屁:向人谄媚奉承。
62、跑龙套:戏曲用语,即扮演随从或兵卒等不重要的角色。现在常用来比喻在人手下打杂。
63、碰钉子:比喻遭到阻力或遭到拒绝,目的没有达到,还受到难堪。
64、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65、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
66、墙头草:比喻无主见的人、顺风倒的人。
67、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68、敲门砖:比喻借以求得名利的初步手段。
@水浮花浪蕊
69、敲竹杠: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
70、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人(常跟“眼中钉”连用)。
71、孺子牛:儿童游戏时牵着走的由大人扮成的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72、三不管:指几方面都不管,没人管。
73、三寸舌:指能言善辩的口才。
74、势利眼:作风势利的人。
75、试金石:比喻可*的考验人的方法,也指对事物的可*的检验方法和依据。
76、守财奴:有钱而吝啬的人。
77、耍把戏:比喻施展诡诈手段。
78、耍花招:卖弄小聪明,玩弄技巧。
79、耍贫嘴:比喻不管对方是否愿意听而唠叨地说。
80、桃花运:指男子在爱情方面的运气。
81、踢皮球: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
82、铁饭碗:比喻非常稳固的职业、职位。
83、铁公鸡:比喻一毛不拔非常吝啬的人。
84、万金油:比喻什么都不精通,但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能应付一气的人。
85、窝里斗:家族或团体内部彼此钩心斗角。
86、乌纱帽:古代官吏戴的一种帽子,比喻官位。
87、下马威:原来指新官到任时故意向下属显示威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的威力。
88、小算盘:比喻为个人或局部利益的打算。
89、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90、摇钱树:比喻借以获取钱财的人或物。
91、一刀切:比喻不顾实际情况,用同一方式处理问题。
92、一锅端:比喻全部消灭或尽其所有。
93、一锅粥:形容混乱的现象。
94、一盘棋:比喻整体或全局。
95、一窝蜂: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96、一言堂:旧时商店挂的扁额,表示不二价;现多指领导缺乏民主作风,不能听取群众的意见,特别不能听相反的意见,跟“群言堂”相对。
97、应声虫:比喻随声附和的人。
98、鱼水情:形容极其亲密的情谊,就像鱼和水不能分离一样。
99、砸饭碗:比喻失业。
100、照妖镜:旧小说中所说的一种宝镜,能照出妖魔原形。现也用于比喻。
101? 芝麻官:指职位低、权力小的官(含讥讽义)。
@水浮花浪蕊
102? 执牛耳: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滴牲血,主盟的人亲手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103? 纸老虎: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或集团。
104? 智多星:《水浒》中吴用的绰号,泛指计谋多的人。
105? 中山狼:见马中锡《中山狼传》,比喻恩将仇报,没有良心的人。
106? 逐客令:秦始皇曾经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来称赶走客人为下逐客令。
107? 主心骨:可依*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
108? 抓破脸:比喻感情破裂,公开争吵。
109? 走钢丝:比喻做有风险的事。
110? 走过场:比喻敷衍了事。
111? 走后门:比喻用托情、行贿等不正当手段,通过内部关系达到某种目的。
112? 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泛指激励、警戒自己的格言。
歇后语也叫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熟语包括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歇后语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比喻冒充豪绅
叭拉狗掀门帘:全仗一张嘴
叭拉狗咬月亮:不知天多高比喻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非常不自量力
裁缝打狗:有尺寸
苍蝇嘴巴狗鼻子:真灵
吃过屎的狗:嘴巴臭
吃了砒霜毒狗:先害自己
脆瓜打狗:零碎
打狗不赢咬鸡:怯大欺小
恶狗咬天:狂妄汪
恶狼和疯狗作伴:脾气相投
恶狼学狗叫:没怀好意
疯狗吃太阳:不晓得夭高地厚
疯狗的脾气:见人就咬
疯狗咬刺猥:无处下日
疯狗咬人:叼著不放
疯狗咬太阳:不晓得天高地厚比喻不知事情的艰钜、严重
疯狗咬月亮:狂妄
哈巴狗带串铃:充什么大牲口比喻小人物装作大人物的样子
哈巴狗上轿:不识抬举
黄狗当马骑:乱来
黄狗头上出角:尽出洋羊相
济公吃狗肉:不管清规戒律
见狗扔骨头:投其所好
江湖佬卖完狗皮育:该收场了
叫化子打狗:边打边走
街上的疯狗:乱咬人
街头的狗:谁有吃就跟谁走
看羊的狗:一个比一个凶
癞皮狗上轿:招摇撞骗
狼狗打架:两头害怕
老猫犯罪狗戴枷:无辜受累
老牛钻狗洞:难通过
猫儿捉老鼠狗看门:。各守本分比喻份内事,各人有各人的职责
猫捉老鼠狗看门:本分事
猫钻狗洞:容易通过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当人
全銮殿上的狗尿吝:色不济,长在好地方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肉包子打狗:白扔东西比喻徒然付出代价,没有效果
肉包子打狗:春去无回
三伏天的狗:上气不按下气
司狗的:软的欺负硬的怕
堂屋里挂狗皮:那是什么话画
偷嘴的狗:见人就逃比喻做了丑事,见不得人
瞎狗逮兔子:碰到嘴上
瞎了眼的癞皮狗:碰著啥咬啥
要饭的打狗:穷横
野地里遇疯狗:难近身
幼狗不:没事找事
喻巴狗 *** 跟:亲的不是地方比喻场合不对
属疯狗的:见人就咬
属狗的:老爱咬人
属狗的:直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