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类 成语分类
玉筋应啼别离后打一生肖-玉箸应啼别离后前一句
tamoadmin 2024-10-30 人已围观
简介南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06年试题文学史试题一 名词解释骚体 苏李诗 文章四友 郊寒岛瘦 游仙诗 春秋笔法. 花间鼻祖 明代四大奇书 临川集 清空 公安派 水浒传七十回本二 论述1 左传的艺术特色2 杜甫叙事诗的特色3 《牡丹亭》艺术特色4 分析《红楼梦》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等人物形象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一 把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
南师大文学院古代文学06年试题
文学史试题
一 名词解释
骚体 苏李诗 文章四友 郊寒岛瘦 游仙诗 春秋笔法.
花间鼻祖 明代四大奇书 临川集 清空 公安派 水浒传七十回本
二 论述
1 左传的艺术特色
2 杜甫叙事诗的特色
3 《牡丹亭》艺术特色
4 分析《红楼梦》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等人物形象
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
一 把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2 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 ..登临意
3 独督学使者于诸生为执掌其岁考,则诸生之黜陟系焉,飞患病及内外艰,无不与试者。艾南英《自序》
4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勃。杜甫《咏怀五百字》
5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二 名句填空
1 —— —— 君为轻
2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
3 田园将芜胡不归?—— ——
4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诗 填最后一句
5 —— ——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6 试问闲愁都几许—— —— 梅子黄时雨
7 —— —— 赏心悦事谁家院
8 碧云天—— —— 《西厢记》
三 简答
1 弦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目的是什么?”以乘韦先“反映什么风俗?
2 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表达什么 反映了当时社会什么现象
3 柳宗元《登柳州城...》”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背景?为什么有这种感情?
4 于谦《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顾 还是碎骨粉身全不顾? 用诗歌格律说明你的理由?
5 《黄生借书说》”随园主人...“其中随园主人是谁?七略是?四库是?
四 写评论文章
1 吴嘉纪《绝句》”白头灶户....“
2 钱大昕《弈喻》第二段
2005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试卷 作品阅读和评论
一,翻译
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第一大题:翻译下文
1.以粟易机械者,不为厉陶冶。《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
2.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杜甫《咏怀五百字》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4.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宗臣《报刘一丈书》
5.越道避之,因犯卤簿,为前马所执。蒲松龄《席方
6.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王粲《登楼赋》
7.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李斯《谏逐客书》
8.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苏轼《方山子传》
二,名句填空
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杂花生树,群莺乱飞;__为谁流下潇湘去;念桥边红药_;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
三,简答
1项羽本纪,别姬一段反映项羽的性格;
2怀旧空吟闻笛赋用的什么典故;
3杨万里,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
中流以北即天涯。为啥意不佳?
4顾炎武什么诗说张季鹰什么。
四,论述
1,鲁迅说陶渊明不静穆所以伟大,结合作品理解;
2,李清照的白描,结合作品分析;
五,评论写作各400字
1,水仙子,瓦匠,什么词。
2,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也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里多。袁枚《马嵬》
2005年南师大古代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初试试卷
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4*5)
1 兴观群怨; 2 太史公书; 3诗缘情而绮靡; 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5 三教合一; 6郊寒岛瘦; 7苏门四学士; 8清空; 9清真词;
10元曲四大家;11四声猿; 12竟陵派; 13立主脑; 14红学
二,论述(4*20)
1,你是怎样看待《庄子》思想特征的。
2,你是怎样看待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
3,“易安体”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4,你是怎样看待《儒林外史》艺术特色的。
2004年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试卷
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 风雅颂 2变文 3 建安文学 4神魔小说
5 新乐府 6夺胎换骨 7玉苠堂四梦 8唐宋派
9 阳湖文派 10程乙本 11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12一生低首谢宣城 13格调派 14举人
二,解释(每题20分,计80分)
1,怎样评价《离骚》的思想意义?
2,比较王维、孟浩然诗歌的异同。
3,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与太白为近。”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4, 你是怎样评价《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
2004年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试卷
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计70分)
1 风雅颂 2变文 3 建安文学 4神魔小说
5 新乐府 6夺胎换骨 7玉苠堂四梦 8唐宋派
9 阳湖文派 10程乙本 11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12一生低首谢宣城 13格调派 14举人
二,解释(每题20分,计80分)
1,怎样评价《离骚》的思想意义?
2,比较王维、孟浩然诗歌的异同。
3,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若其豪放之致,则与太白为近。”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4, 你是怎样评价《长生殿》中李杨的爱情?
2004年古代文学专业作品阅读和评论试卷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每题2分,共20分)
1,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卫风.氓》)
2, 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贾谊《过秦论》)
3, 六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风》)
4,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白居易《轻肥》)
5, 信宿而返。(白行简《李娃传》)
6,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无人墓碑记》)
7, 济宁府东门外有个冯主事,丁忧在家。(冯梦龙《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8, 洵千秋间气,天挺人豪。(李玉《清忠谱》)
9, 既见,问曰:“郎君安往!”,先生答曰:“少需之,且至矣。”(全祖望《阳曲傅先生事略》)
10, 即或势逼大僚,而有志者亦应强项。(蒲松龄《席方平》)
二,填空(每题3分,共25分)
1,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 。
2,余霞散成绮, 。(谢眺《晚登三山望京邑》)
3, ,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4,郴江幸自绕郴山, 。(秦观《踏莎行》)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典故(共15分)
1,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謌。(江淹《别赋》)
2, 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王勃《滕王阁序》)
3,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4,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来?(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 你将那一曲阳关休轻放。(马致远《汉宫秋》)
四,简要回答下面问题(共20分)
1,《庄子.养生主》中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请问梁惠王从庖丁之言者所体会到的究竟是何种养生之道?
2,曹植《洛神赋》又名《感 甄赋》,你是否相信感甄之说?(说明理由)
3,孟浩然《临洞庭湖增张丞相》:“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作者用此二句表达什么意思?
4,刘辰翁《柳梢青.春感》:“笛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此三句描写的是何景象?表达的是作者何种感情?
五,对下面两首作品进行评论,每篇评析文字不少于400字。(80分)
1, 顾炎武《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2, 龚自珍《已亥杂诗》之130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2003年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试题 古代文学作品评论与写作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0)
1,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幽风.七月》)
2,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秦晋肴之战》)
3, 左右以君*之也,食以草具。(《冯谖客孟尝君》)
4, 武安者,貌侵,生贵甚。(《魏其武安侯列传》)
5,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王粲《七哀诗》)
6,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谢灵运《登池上楼》)
7,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高适《燕歌行》)
8, 誓将桂冠去,觉道资无穷。(岑参《与高适将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9,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白居易《长恨歌》)
10, 喜算术,尤明天官,中夜则骑危视列宿。(章炳麟《徐锡麟传》)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据的典故出处(1分)及涵义(3分)(4*10)
1, 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2, 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跌渫之莫食。(王粲《登楼赋》)
3, 清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王勃《滕王阁序》)
4,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骆宾王《在狱咏蝉》)
5,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见赠》)
6,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7,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苏轼《留侯论》)
8,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文天祥《正气歌》)
9, 借手杀仇长乐老, 脋肩媚贵半闻堂。(孔尚任《桃花扇》)
10,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张维屏《三元里》)
三,简答题(1-8题每题3分,第9题6分,共30分)
1,《幽风.七月》中,“一之日”、“二之日”指的是什么?
2,“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古从军行》)这里的“轻车”何指?
3,“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参”、“井”二词何指?
4,“五岳祭秩皆三公”(韩愈《谒衡岳庙》),请解释此句。
5,“今体被衣冠,座谈礼义,尽五常之志性。负百行之微旨”。(李朝威《柳毅传》),何谓五常?
6,“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欧阳修《秋声赋》),何以说秋为刑官?
7,(崔宁)“就谭州市里,讨间房屋,出面招牌,写着‘行在崔待诏碾玉生活’”,“行在”一词何义?
8,“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袁宏道《徐文长传》)
“永陵”一词何指?
9,写出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词之平仄。
四,对下列两首作品进行评析,每篇评论不少于400字。
1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有开封。
2赵孟頫《岳鄂王墓》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2003年南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初试试题 中国文学史
一,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春秋三传 2永明体 3转益多师是汝师 4 梦窗词
5 行卷 6 文起八代之衰 7 四声猿 8榜眼
9 公安派 10程乙本
二,简答(每题25分工100分)
1, 你是怎样看待《诗经》艺术成就及其影响的?
2, 举例说明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3, 你是如何评价《西厢记》中人物形象的?
4, 你是如何看待《儒林外史》艺术成就的?
2003年古代文学考研试题
科目:古代文学专题
一、 阅读下列评论文章,将其中一个或两个论点加以深化(50)
《长安古意》和骆宾王《帝京篇》、刘希夷《代悲白头翁》、李峤《汾阴行》一起,突出地显示了初唐歌行在改造宫体诗上的努力和所达到的全新的境界。张若虚(660?—720?)的《春江花月夜》的产生可以说是这一改造运动的顶点
这首诗体现了永恒的世界与短促的生命的对立,真纯的爱情与惆怅的别离的对立,无情和有情的对立。诗人惊愕地注视着这个神奇的不朽的宇宙,以高度的敏感和多情歌唱着人世间的别绪离愁。它发源于南朝的宫体而大大地超越了宫体,因而也就替盛唐以下无数美丽的抒情诗铺下了道路。
二、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对《长生殿》中李、杨爱情的看法(50)
与主题探讨同时,本期学界对应如何评价李、杨爱情以及洪升对此的描写再度引起争论。就持论态度看,也主要表现为肯定和否定两种意见。但与五六十年代以否定意见为主不同,本期学界则保险为两军对垒的局面。
(一)“否定说”
与五六十年代仅以“帝妃之间不可能有真挚诚笃的爱情”为由而对李、杨爱情予以否定不同,本期持否定意见者,着眼点则多所变化。大致而言,有三种看法,即“庸俗情趣”说、“先天不足”说和“泛情”说。
章培恒《洪升年谱.前言》主“庸俗情趣”说:
洪升在刻画李、杨之情时,也流露出了明显庸俗情趣。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玩弄女性的态度(见《春睡》、《惊变》等),也完全以赞赏的笔调来描绘。换言之,他是把唐明皇对杨贵妃的这种态度都作为“情”的表示而加以渲染的,这就进一步暴露了他所赞美的“情”的实质。也正因此,无论是李、杨之“情”本身,还是对李、杨之情的歌颂,都是封建性的东西。
董每戡也认为:“李隆基对杨玉环并没有什么真挚的爱情,她跟梅妃一样只作为他卸欲的工具而已……杨玉环对李隆基的爱情也不是唯情主义的真挚,只不过爱他是个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周明对李、杨之情也不以为然:“明皇对杨妃的爱,说到底,就是对女色的享受和迷恋,《春睡》和《窥浴》两出表现得最为清楚。”至于杨妃,也不过“是后宫三千佳丽争夺专宠斗争中的胜利者”,“所谓杨妃对明皇的爱,说到底,是她对地位的争夺和保卫而已”。而“正是这种男欢女爱的情欲导致了悲剧的产生”。所以,《长生殿》围绕着“情”实际上展示了这样的内容:“情的沉迷,情的祸害,情的顽固,情的幻灭。洪升认为帝妃的情欲是‘孽障’(《情悔》),是一切罪恶和痛苦的渊薮,因而应该归于幻灭。”
与上述三家主要着眼于李、杨爱情中的“庸俗情趣”而予以否定不同,王永健虽也认为“在他们对于爱情的追求中,都杂有卑劣的企图”,但同时指出:“李、杨的关系是建筑在人民的痛苦,以及‘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不幸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身为封建帝王后妃的李、杨,其‘钗盒情缘’必然是‘逞侈心而穷人欲’”。“它不能与张生与莺莺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生为情多’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姻缘’等量齐观”。
与上述三家主要着眼于李、杨爱情中的“庸俗情趣”而予以否定不同,王永健虽也认为“在他们对于爱情的追求中,都杂有卑劣的企图”,但同时指出:“李、杨的关系是建筑在人民的痛苦,以及‘后宫佳丽三千人’的不幸这个基础之上的。”因此,“身为封建帝王后妃的李、杨,其‘钗盒情缘’必然是‘逞侈心而穷人欲’”。“它不能与张生和莺莺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生生为情多’以及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姻缘’等量齐观。
吴国钦也认为《长生殿》是“一个杰出的历史剧,蹩脚的爱情戏”,“剧作本身的爱情描写可悲地失败了”。“这首先是因为:传统的李、杨故事中的不道德的成分及祸国殃民的因素,给人欣赏李、杨的爱情造成严重的障碍。”其次,李、杨爱情本身并“不具备纯真的特征”,而洪升“却又要在后半部赞颂李、杨爱情的专一与纯真,这就难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再次,“李、杨爱情并不具备古典悲剧‘崇高’的审美特质”,而“把纯真的爱情理想寄托在一对误国的帝妃身上这究竟有多少美可言呢?”
显然,王、吴二人更多着眼的是帝妃之恋的“先天不足”,并由此对剧作中的爱情描写予以否定。
邓兴器则认为李、杨爱情描写的失败,主要在于洪升“提出了一种纯属主观意识的‘情’的观念”:
郭子仪、雷海青之所以忠,是“总由情至”;杨国忠、安禄山之所以*,皆“无情耳”。有情的终于灭贼复国,杀身成仁;无情的终于“乐极哀来”,身败名裂。在李隆基、杨玉环的身上则同时含有这两方面的因素。既有“真情”的一面,也有“寄情声色”,用情不专、不真的一面。……显然,像这样把决定人们政治立场和国家兴亡变化的原因,完全归结于个人意志和感情在起作用的思想,不但哲学上是荒谬的,政治上也无异于是在宣扬一种对封建王朝决定忠忱的“至情”。在这一点上,洪升所说的“情”,与他的前辈汤显祖所提倡的反理之情,是有着不同的政治内容的。尤其是从这种“情”的观念出发,洪升还进一步提出了所谓“情悔”的思想,更是有害而荒唐的。
着眼于洪升“纯属主观意识的‘情‘的观念”实即“泛情观”对其爱情描写的负面影响,与前述诸论大异其趣。
(二)“肯定”说
不同于五六十年代学界主要强调李、杨爱情的精诚专一,本期持“肯定”说者几乎都指认《长生殿》中的李、杨爱情描写表现了作者进步的爱情理想,只是在立论角度上各有不同而已。
洪升在《长生殿.例言》中曾说:“棠村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有感于此,本期不少学者试图通过对两剧之“情”的比较,以把握和理解《长生殿》中的李、杨爱情。
最早从这一角度进行阐说的是刘辉。其《洪升与〈长生殿〉》一文即认为:“洪升所讴歌的这种真挚爱情,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对于禁锢人们爱情的封建宗法制度,是一股冲击力量,是《牡丹亭》的继续和发展。”在《爱情和时代的悲剧》一文中,刘氏又进一步指出:
在生不渝的爱情追求上,《长生殿》可以和《牡丹亭》相媲美。这种生生求索执着的爱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理想,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换句话说,《长生殿》中的李、杨爱情,迸发出时代理想的火花。这在封建社会后期,理学统治的那个时代,更加可贵。李、杨爱情的美学价值,首先体现在这里。
赵山林也认为:“《长生殿》中的‘情’与《牡丹亭》中的‘情’,在包含民主因素这一点上,是完全一致的”,“《长生殿》中的‘情’是对《牡丹亭》中的‘情’的继承”:
汤显祖的《牡丹亭》通过杜丽娘的爱情追求,鲜明地表现了“反理之情”巨大力量。洪升的《长生殿》通过杨玉环的爱情追求,同样热情地讴歌了“感金石回天地”的“真情”。两剧人物形象不同,“情”的表现形式有别。……但在包含民主因素这一基本点上,两者是完全一致的。《牡丹亭》当然是冲击了封建理学的统治,《长生殿》又何尝不是对封建理学的一种冲击!封建理学中最重要的是“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但在《长生殿》里,作为“臣”、“妻”的杨玉环却向作为“君”、“夫”的李隆基要求平等、专一、始终不渝的爱情,而且居然如愿以偿。很显然,这是封建时代妇女要求解放的一种曲折反映。
黄天骥《论洪升的〈长生殿〉》一文则着眼于李、杨爱情的特殊身份及其所处的具体环境,认为,在封建时代婚姻关系中的一夫多妻制和宫廷生活的特殊情况下,杨玉环的嫉妒和专宠,实质是要求丈夫爱情专一,这当然是合理的。“洪升同情杨玉环的处境,同情她的妒,这反映了他对封建时代婚姻关系的看法。他希望看到夫妇爱情专一……洪升注视着在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的命运,提出爱情专一,精诚不散这一 不可能实现却又顺应历史发展方向的理想,无疑是民主思想的表现,是封建时代妇女要求解放的曲折反映。”
自己做一遍吧,再看书找答案,记得牢撒^^
边塞诗著名诗句
1. 古文《燕歌行》原文
燕歌行
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2. 燕歌行的原文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作品:燕歌行 内容: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作品注释 注释: 中国第一首工整的七言诗。 燕歌行 谢灵运 孟冬初寒节气成。
悲风入闺霜依庭。 秋蝉噪柳燕辞楹。
念君行役怨边城。 君何崎岖久徂征。
岂无膏沐感鹳鸣。 对君不乐泪沾缨。
辟窗开幌弄秦筝。 调弦促柱多哀声。
遥夜明月鉴帷屏。 谁知河汉浅且清。
展转思服悲明星。 高适诗《燕歌行》[1]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2],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3],作《燕歌行》以示。
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4]焉。 汉家烟尘[5]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6]。
男儿本自重横行[7],天子非常赐赐颜色[8]。扌从金伐鼓下榆关[9],旌旆逶迤碣石[10]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11],单于猎火照狼山[12]。山川萧条极边土[13],胡骑凭陵杂风雨[14]。
战士军前半生[15],美人帐[16]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17],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18],力尽关山[19]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20],玉箸[21]应啼别离后。
*** 城南[22]欲断肠,征人蓟北[23]空回首。边风飘飖那可度[24],绝域苍茫[25]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26],寒声一夜传刁斗[27]。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28]!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29]。 [注释]: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思妇怀念征人的内容。
[2]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38年,开元是唐玄宗的年号。[3]"客有”句:有跟随张守珪出塞回来的人。
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4]和:依照别人诗词 的题材、体裁和格律作诗词。
[5]汉家:汉朝,这里借指唐朝。烟尘:战火,边疆的战争。
[6]残贼:凶残的敌寇。[7]重:推崇、看重。
横行:往来冲杀无可阻挡。[8]赐颜色:赏识、器重、给予隆重丰厚的待遇的意思。
[9] 扌从:撞击。下榆关:向山海关进发。
[10]旌旆:旌旗。逶迤:弯弯曲曲、绵延不断的样子。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11]校尉:武官名,地位低于将军。
飞瀚海:从大沙漠飞来。[12]单于:本指匈奴酋长,这里泛指敌人的首领。
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光。狼山:即狼居胥山,在今蒙古自治区西北部。
[13]"山川”句:汉军抗击敌人,来到了山川萧条的边界地带。极:穷尽,终点。
[14]胡骑:敌人的马队。凭陵:仗势欺人,侵扰凌逼。
杂风雨:形容敌势之猛如暴风骤雨。杂:交错。
[15]半生:一半、一半生,伤亡极多的意思。[16]帐:将帅的营帐。
[17]穷秋:晚秋。腓:病,这里是指枯黄衰败的意思。
[18]恩遇:指受到器重。轻敌:蔑视敌人。
[19]关山:边塞。[20]铁衣:铠甲,这里是身披铁衣的意思。
辛勤久:长期在边疆戍守。[21]玉箸:白色的筷子,这里指思妇的眼泪。
[22]城南:长安城南。这里泛指居民区。
[23]蓟北:蓟州以北,这里泛指戍守的边疆。[24]飘飖:长风吹荡的样子。
度:过,这里是居住、生活的意思。[25]绝域:极远的边疆荒凉地区。
[26]三时:指早、午、晚。阵云:战云。
[27]刁斗:军中白天用来做饭、夜晚用来打更的铜器,有把,形似三角锅。[28]节:有气节的,指为国牺牲。
勋:功劳。这句是说,战是为了报国,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
[29]李将军:指汉将李广。
3. 求 原文燕歌行 燕歌行[1]曹丕[2]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3],群燕辞归雁南翔[4]。
念君客游思断肠[5],慊慊思归恋故乡[6],何为淹留寄他方[7]?贱妾茕茕守空房[8],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9],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10]。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11]。
中华书局影印胡克家刻本《文选》注释[1]燕歌行为乐府歌词,属《相和歌·平调曲》。乐府题目上冠以地名,是表示乐曲的地方特点。
后乐曲失传,诗人便用来吟咏各地风土。燕为古代边地,历来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写戍卒思妇的离别之情。
[2]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220年,曹 *** 后嗣位为丞相魏王,不久即代汉称帝,国号魏,谥文帝。
其诗形式多样,语言晓畅自然。后人辑有《魏文帝集》。
[3]摇落:凋残。 [4]雁:《乐府诗集》作"鹄"。
[5]思断肠:《乐府诗集》作"多思肠"。 [6]慊慊:空虚之感。
[7]何为:为何。淹留:久留。
[8]茕茕:犹言孤孤单单,孤独的样子。 [9]清商:曲调名。
清商音节短促,故下文云"短歌微吟不能长"。 [10]星汉:指银河。
央:尽。这句意思是说银河转西,夜已深,而未尽之时。
[11]尔:指银河两旁的牵牛、织女。辜:罪。
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织女只能在每年的七月七日相会,乌鹊为他们搭桥。
提示本篇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最完整的七言诗,对七言诗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影响。本诗写一妇女怀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
首六句以候鸟归飞故土反兴旅人滞留异乡,欲归不得;次五句写相思忧伤,而寄情于琴弦仍难以排解;末四句写忧思难寐,以对牛、女遭遇的愤慨不平寄寓不能与丈夫聚会的悲苦之情。本诗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抒情委婉细致,音节和谐流畅。
4. 《燕歌行》的原文《燕歌行》的原文:《燕歌行 》唐代: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9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5. 求曹丕《燕歌行》译文古诗一旦翻译出来就韵味全失,所以建议你借助注释,自己理解,你完全可以自己读懂的,不难。
燕歌行 作者: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注释: ①本篇属《相和歌·平调曲》。
燕是北方边地,征戌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②摇落:凋残。
③鹄:天鹅。 ④慊慊:空虚之感。
淹留:久留。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⑤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⑥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诗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女在银河两旁, 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 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⑦尔:指牵牛、织女。河梁:河上的桥。
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品评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
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诗歌的开头展示了一幅秋色图:秋风萧瑟, 草木零落, 白露为霜,候鸟南飞……。
这萧条的景色牵出思妇的怀人之情,映照出她内心的寂寞;最后几句以清冷的月色来渲染深闺的寂寞,以牵牛星与织女星的“限河梁”来表现思妇的哀怒,都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诗歌在描述思妇的内心活动时,笔法极尽曲折之妙。
比如, 先是写丈夫“思归恋故乡”;继而设想他为何“淹留寄他方”,迟迟不归;再转为写自己“忧来思君不敢忘”,整日里在相思中过活;苦闷极了,想借琴歌排遣,却又“短歌微吟不能长”,只好望月兴叹了。如此娓娓叙来,几经掩抑往复,写出了这位女子内心不绝如缕的柔情。
这首诗仿柏梁体,句句用韵,于平线的节奏中见摇曳之态。王夫之称此诗“倾情,倾度,倾声,古今无两”,虽是溢美之辞;但此诗实为叠韵歌行之祖,对后世七言歌行的创作有根大影响。
6. 燕歌行的注释译文⑴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⑵张公:指张守珪,开元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⑶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开元十八年(730年)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汉将:指张守珪将领。
⑷“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⑸摐(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摐金:敲锣。榆关:山海关。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⑹尉:武官,官阶次于将军。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
⑺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猎火:狩猎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⑻凭陵:逼压。凭信威力,侵凌别人。
⑼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⑽“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⑾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玉箸:玉筋、玉筷,此借喻眼泪。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⑿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沈佺期《独不见》:“丹凤城南秋夜长。”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泛指东北战场。
⒀边风飘飖(yáo):一作“边庭飘飘”,指形势动荡、险恶。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⒁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可用来敲打巡逻。
⒂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受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下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 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7. 《燕歌行》的译文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 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 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 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 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 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来一半生; 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 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战; 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 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 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 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 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 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 自古尽忠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 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
8. 高适燕歌行原文及赏析高适燕歌行并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 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 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 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 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 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 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筋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 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 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 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 至今犹忆李将军。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战端一启,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有力地揭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32643863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
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
危急的绝境,真是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9. 求《燕歌行》的原文年代:魏晋
作者:曹丕
体裁:乐府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能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10. 《燕歌行》的诗文内容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能忘。
高适·燕歌行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关于出争的诗词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1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为国殇。
13、《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5、《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16、《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人高适的资料
一、《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遮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
二、《从军行》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汉名将,壮怀激烈,皆青史留名。
三、《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四、《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五、《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中华礼仪之邦,得人一尺,敬人一丈。然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六、《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告诉我们,团结让我们战无不胜。
七、《破阵子》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八、《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战争可以换取和平,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从来不惧怕战争。
九、《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求关于在战争中男女被迫分离的悲情诗。
高适
唐宋以来,高适和岑参是经常被人们并称的两位诗人。例如杜甫说:“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辛文房说:“参……诗调尤高,……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唐才子传》)胡应麟说:“高岑悲壮为宗,王孟闲淡自得。”(《诗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诗风相近,都以“风骨”著称,他们都曾厕身戎幕,擅长以古诗尤其是七古的形式来写边塞题材,而且诗中充溢着感激不平之气。不过,这两位诗人同中又有异,在诗坛上各自作出了不同的贡献。
高适(704—765)字达夫,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
高适一生的经历比较丰富。他早年生活困顿,二十岁时西游长安,开元十九至二十年间曾北上蓟门。以后约有十年滞留宋州,过了多年“混迹渔樵”的落拓浪游生活。四十六岁时应试举有道科中第,然仅得汴州封丘尉之职。三年后弃官,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之乱发生后,高适自骆谷西驰见玄宗,陈潼关败亡之势,又从玄宗至蜀郡,拜谏议大夫。至德元年(756),受肃宗命征讨永王璘,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此后数任地方大员。
代宗即位后,先后入朝为吏部侍郎、刑部侍郎,进封渤海县侯。《旧唐书》说他“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他最坎廪不遇的是在第一次出塞前后的时期,那时他漫游蓟北一带,想投笔从军,但未能如愿,不得不在梁宋一带栖游,但这却是他创作力最旺盛的高潮时期。晚年做了大官后,虽也间有佳作,较之以前却不免有所逊色了。有《高常侍集》。
高适的性格狂放不羁,年轻时结交游侠,过着“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别韦参军》)的放浪生活;浪游梁宋时,也是“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行止不定。杜甫称他“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十五韵》),殷璠称他“性拓落,不拘小节”(《河岳英灵集》)。他又是具有纵横壮志和实际政治才干的人物,生平第一次任官(封丘县尉)即因与宏阔志向不合弃印而去。安史乱中他主动诣阙献计,又先后得到玄宗和肃宗的赏识,受命于危难之际。可见他志大才雄,并非好作空言之辈。
诗人的性格和经历反映在创作上,使他的诗歌具有沉雄深厚的特色。他对自己的抱负和才具充满自信:“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对历史上的英雄勋绩也不胜向往:“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塞下曲》)因其如此,现实中的不遇使诗人格外愤激不平。在《效古赠崔二》诗中,他讥刺那些“邈然在云霄”的贵宦唯知游宴享乐,而有才之士只能沉沦草泽,揭示了布衣与权贵的对立。他渴望得到明主的见赏和重用,常借古代人事抒发自己的情怀。如《宋中十首》其一云:
梁王昔全盛,宾客复多才。悠悠一千年,陈迹唯高台。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
诗中借西汉梁孝王延揽人才的史迹,寄托了知音难觅的悲哀,情调和陈子昂的《蓟丘怀古》诸作颇相仿佛。但是,坦荡不羁的性格使诗人即使在失意时也不失英雄气度,如《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蹇步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诗人壮怀激烈的性格,正是形成他雄健诗风的重要因素。
高适抱负远大,以“谋略”自许,又长期沉沦于社会中下层,使得他热心关切许多现实问题,并表现在诗中。譬如,他笔下的农村,已不复是孟浩然、王维诗里充满牧歌情调的桃花源,而是负载着不幸和痛苦的世界。像《东平路中遇大水》,写出了“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的悲惨情状。诗人还进一步指出:人祸——尤其是沉重的赋税,更加深了民众的不幸:“惆怅悯田农,徘徊伤里闾。曾是力井税,曷为无斗储?”(《苦雨寄房四昆季》)这种带有为民请命意味的诗篇,在同时代诗人中并不多见。在边塞诗中,高适也敏锐地提出不少问题和主张。如《塞上》指出:“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反对应付一时的权宜之计,主张作好充分的准备从根本上解决边患问题;《蓟门五首》其五就戍卒待遇之低,对统治集团的寡恩提出了抗议。而《蓟中作》则从塞外部族降而复叛的现象,进而对边将只顾拥兵自重,无意安边的事实表示了深切的忧虑。这类诗有较多的议论,作为诗而言未必佳,但从中可以看到诗人的胸襟。
高适的诗以古体见长,尤以七古为胜。他的古诗显然受到张说的影响。如张说有五古《五君咏》吟咏当代功业人物,高适则有五古《三君咏》,两诗的形式和主旨完全相同。张说的《邺都引》是七古名篇,高适也以七古写了《古大梁行》,显系步武前者之作。但高适的七言歌行更具创造性,历来被认为是诗中典范,如胡应麟称为“音节鲜明,情致委折,浓纤修短,得衷合度”(《诗薮》),宋育仁誉为“七言不祧之祖”(《三唐诗品》)。他的七言歌行不仅上承四杰以来歌行的体制,而且还吸取了汉魏古诗简老遒壮的特色,气势浑雄而飞跃自如,在驰骋纵横中以“筋骨”取胜,例如《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这首诗突破了以前同题诗作铺陈、渲染征人思妇缠绵相思之情的格局,而大大开拓了歌辞的内容。举凡出征的军容、军情的紧急、塞漠的荒寒、战争的酷烈、军中的苦乐不均、战士的勇武、别离的悲怆、和平的祈愿等等,俱熔为一炉。诗中骈散相间的句式和平仄互换的用韵,以及援声律入古体的写法,和卢、骆以来的歌行并无二致,但局势的动荡排阖却非前人可比。诗人的笔触并不固定在某种单纯的情思上,而是在复杂的内心波澜间跌宕回旋,在激越的抒情中又不时变换着场景,形成规格整炼而又一气斡旋,淘洗藻饰而又意象鲜明的特色。又如《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全诗直抒胸臆,滔滔说来,节奏鲜明而毫不局促。形式上四句一转韵,每节前两句散行,后两句以偶句出之,而对偶处总是最斩截最激昂的内心独白。尤其“拜迎”、“鞭挞”两句,既表现了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性格,也表现了他不忍诛求百姓的内心冲突,显得真切感人。歌行至此已成为一种淋漓酣畅,一泻千里的富有个性的抒情诗体了。
高适的诗歌善于取势,即使是一些寻常的题材,一经诗人处理也具有了饱满的张力,显得劲气逼人。如七律《九月九日酬颜少府》:
檐前白日应可惜,篱下黄花为谁有?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苏秦憔悴人多厌,蔡泽栖迟世看丑。纵使登高只断肠,不如独坐空搔首。
诗发唱惊挺,出人意表。白日徒悬,菊花枉开,诗人用反挑的口吻先吐愤激不平之气以笼罩全篇,最后又用“纵使”“不如”的顿挫笔法翻跌出世自弃我的牢骚。这种师心以运思,使气以遣词的艺术表现,使高适的诗尽扫啴缓,呈现“气骨遒上”、“磊落奇俊”(《艺苑卮言》)的面目。
高适的一些绝句也写得境界阔大、风骨凛然。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把空廓苍茫的塞外雪夜化为无比绚丽的画面。《别董大二首》其二:“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荒凉的塞漠正因有了英雄的襟怀才变得壮美动人。后两句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更具有一种豪杰气概。
边塞诗人——高适在封丘
□记者 刘志松 通讯员 李天锡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高适,曾在封丘做过县尉,虽时间不长,却留下了光辉的诗篇,其爱民的高尚品德,令人肃然起敬。
高适生于武则天圣历三年(公元700年),卒于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主要生活在唐玄宗、唐肃宗时代。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今河北沧县,一说今河北景县)人。早年贫寒,20岁入京长安求仕不遇,离京自谋出路,曾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又客游梁宋,在商丘、开封一带,过着“渔樵”的生活。
40岁以后,诗名渐著,到唐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将近50岁的时候,经宋州(今商丘)刺史张九臬的推荐,离开梁宋,就试于“有道科”,中第后,做封丘县尉。就任后,写下了《初至封丘》、《封丘作》、《封丘感怀》、《登城北楼》等诗篇。不久,因不堪“拜迎官长”、“鞭挞黎庶”去职,写下了《谢封丘县尉表》,官游河西。“安史之乱”起,他助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守卫潼关,任掌书记。潼关失守后,他只身逃走,参与唐玄宗、唐肃宗的重要谋略,深得赏识,赐官侍御史。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蜀州刺史、河西节度使,入刑部侍郎,封散骑常侍渤海侯。
高适的代表作是《燕歌行》,而他在封丘的5篇作品中,以《封丘感怀》为最佳,较全面地反映了他在封丘时的心态。一、封丘邑小才难适;二、不愿“拜迎官长”、“鞭挞黎庶”;三、生事须向南亩田,转忆陶潜《归去来》。高适素有“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的鸿鹄之志。但是,他登第后,只得到一个小邑的封丘县尉,是个从九品的卑官微职。掌管的不过是捕盗贼之类的差使,不得已而俯身降职。封邑小,况且“到官数日秋风起”,“云山道欲穷”,不能宏图大展,大失所望。高适原漫游孟诸过着悠哉悠哉的“渔樵”自在生活,纵情歌唱,怎能“摧收折腰”去“拜迎官长”呢?回到家中,给妻子说说,全家都笑话他不识时务,说做官的都是如此,有什么奇怪?这里高适嘲了自己,也是他爱民的高大之处,是他的人民性,是作品高超之所在,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他的高大形象。官微见真情,文章价值高。由于封丘邑小,官微抱负难实现,高适还不愿拜官、鞭黎庶,无路可走,只好种田维持生计,转而忆起了陶令的《归去来》,弃官归田。
高适在封丘的时间很短,高适祠和遗物虽不复存,但是,他的光辉大作照亮了《封丘县志》,人们为封丘历史上出现过这样的好县尉而竖指自豪。
诗人:高适
作者:往来成古今(xxx.xxx.xxx.xxx) 2003/03/14 18:22 字节:3K 点击:422次 帖号:3576
当前论坛: 落日故人情 [gurenqing.bbs.xilu.com] 互换联接: 我们是小战队,但我们会壮大起来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元曲,其成就十分突出,而在唐诗的诸多名家流派中,作为描写边塞风光,藉以抒发军旅情怀的边塞诗,其代表人物之一,就是景县籍人高适。
高适,字达夫,公元702年生于唐朝观州莜(今景县)县。祖辈做过大官,其父曾任韶州长史,只得靠躬耕田垄过活。高适早年“性拓落,不拘小节”。20岁时,赴京求官,自以为唾手可得,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谁知,现实偏不使他如愿,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这时,正值燕山一带发生北部游民族侵犯唐朝境的战事,高适主动前往参加战斗,把求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战场上,但战斗结束时,他的愿望又一次落空,只得抱恨而归,长期浪游于梁、宋间(今河南商丘一带),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甚至有时不得不“以求丐取给”。在此期间,他曾与李白,杜甫等在齐赵一带饮酒游猎,怀古赋诗。
天宝八年(749年),由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授任高适为封丘县尉。时间不长,因他不能忍受“拜迎长官”、“鞭挞黎庶”的精神苦痛,而辞官他去。
在这二三十年间,高适常能接触下层社会,因而对现实有比较深刻的感受,写了大量杰出的边塞诗和反映民间疾苦、抨击朝廷权贵骄奢*逸的作品,每完一篇,常被传诵,由此而诗名渐著。当然,不少诗中,也流露了高适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痛苦情绪。
天宝十三年(754年),年龄已52岁的高适西行,受河西(今甘肃武威)节度使哥舒翰之聘,在其帐下掌管书记。次年11月,安禄山反唐,唐玄宗诏哥舒翰讨贼,并擢高适为大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太子先锋兵马副元帅哥舒翰镇守潼关。由于奸相杨国忠等弄权,耽误战机,以致哥舒翰战,潼关失守,长安(今西安市)城破,玄宗出走四川。这时,高适择小路追赶玄宗,在河池向玄宗面陈了潼关失守的经过和原因,反映了士卒生活艰苦,有些长官只知享乐而军无斗志等情况。玄宗闻言,嘉其忠义,擢授侍御史,随又升为谏议大夫。
安史乱平,玄宗回到长安,由肃宗继位。高适在朝为官,史书称其:“负气敢言,权幸惮之”。后永王李磷叛乱,肃宗任高适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史兼采访使。他到任后,与其它平叛军合力,将永王兵马击溃,永王被杀而乱平。此后,他转战南北,功勋卓著,名震朝野。但因权臣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意在皇上面前说高适坏话)。结果,高适被降任为太子少詹事,留司东京洛阳。
唐上元二年(761年),蜀地发生战乱,高适出任蜀、彭二州刺史。又值梓州刺史段子璋反唐,五月,高适随西川节度使崔光远征讨段子璋,段败被杀。段乱虽平,但崔光远却趁机抢占地盘。肃宗怒,罢光远官,擢高适代剑南西川度使。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攻取陇石,十月,进而攻占分州、武功,唐廷震动,唐代宗逃奔陈州。吐蕃兵进占长安城后13天,因怕中计被歼,遂引军退去,时高适又亦率兵至长安,迎战吐蕃兵,并给以重创。 广德二年(764年)高适被召还京,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因功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765年)病卒,终年64岁。
高适一生漂泊,后从军驰骋疆场,对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有着深切地感受。所写诗歌,常结合壮丽的边塞风光,抒发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以及反映征人思乡、思妇和士卒驰驱沙场的艰苦、牺牲等,诗句慷慨豪放,悲壮苍凉给人以积极奋进的感受。《全唐诗》中收其诗作201首,其中尤以《燕歌行》、《塞上曲》被广为传唱。诗中“万里不惜,一朝得成功”、“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等,表现了诗人以身许国的开阔胸襟,昂扬乐观的爱国主义热情,从而反映了时代的强音,同时,也构成了边塞诗的主旋律。
高适是我国盛唐时期的杰出诗人,又是战功卓著的将领。在唐代重要诗人中,高适算是唯一取得较高政治地位者。自入哥舒翰幕府起,仕途渐趋显达,这主要是他在一些历史关键时刻,多能明辩是非,辅佑朝廷作出比较正确的抉择,并竭力为之效命的缘故。《旧唐书·高适传》中说他:“尚节义,逢时多难,以安危为已任。”安禄山叛乱,他向玄宗献策,主张将库拿出来,以招募士卒,聚集力量抗击叛军;玄宗欲使诸王分镇各地,高适竭力劝阻;永王磷进兵江淮,高适联兵誓师,共同讨伐。可以这么说,高适不仅仅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还是一位颇有胆识的政治、军事实干家。当然,他在一些诗中,流露出来的热中“猎取功名”的思想,包含着部分庸俗的因素,这也毋庸讳言。
边塞诗人高适
www.SXKP.COM 2005-6-21 山西科普网 来源: 山西科普网
作者: 邸建平 阅读次数:262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诗作具有冷峻地直面现实与应时而生的高昂意气相结合的特色,给人以昂扬向上的激情的感染。
仕进无门
高适(703~765),字达夫,他的籍贯现在已很难考知了。他的祖父高儡(侃)是唐高宗时的名将,父亲崇文曾任韶州长史。因此高适少时有学书学剑的良好条件,而且非常自负,雄心勃勃,自以为获取公卿的高位指日可待。他不愿意走“门荫入仕”的路,又“耻预常科”,不屑于走考进士、明经的常道,但于“所以待非常之才”的制科之途,并不拒绝走。
高适少时客居宋州(今河南商丘南),学书学剑;20岁的时候(约开元十年)西游长安,首探仕路。他的想法很天真:经人举荐受到天子的召见和赏识,很快获取公卿的高位,一鸣惊人。但没有想到,社会的现实和诗人的理想相差甚远。高适在长安仕进无门,又不肯攀附权贵,只好又返回宋州。
首探仕路失败,对高适的打击很大,但也使他的头脑变得清醒,并没有让他放弃追求和失去自信。从长安返回后近十年,高适一直居于宋州,一面从事农耕,一面孜孜攻读。《旧唐书》本传称高适“喜言王霸大略”,在他的诗中也每每提到“纵横谟”等,说明平治天下的方略乃诗人着重钻研的学问。
《行路难二首(其二)》反映了诗人这一时期的思想和追求:“君不见富家翁,旧时贫贱谁比数?一朝金多结豪贵,百事胜人健如虎。子孙成行满眼前,妻能管弦妾歌舞。自矜一身忽如此,却笑旁人独愁苦。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这首诗成功地运用对比手法来突现主题。诗人用将大把金钱交接权贵因而“百事胜人健如虎”的富家翁同有才而不肯干谒权贵以致“席门穷巷出无车”的书生作对比,从而揭示了权贵当道的现实。
开元十九年(731)秋,高适从宋州出发,北游燕赵。当时诗人想走从戎入幕而登仕途的道路,然而最后只有失望地离开幽蓟南返。
高适胸怀大志,性情狂放不羁,但眼睛却始终注视着社会现实。这个阶段两次求仕的失败,加深了他对现实的认识,增广了他的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使得他在这个阶段写作的诗歌大都具有充实、深刻的社会内容。宏大的抱负、狂放的性情和失志的遭遇,又使得他这个阶段的诗歌具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
《塞上》一诗就充分体现了这种特色:“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诗中表达了诗人要求选用良将,一举破敌,在短期内解除边患的愿望。最后慨叹自己空有安边的壮志和大略却无人理睬。全诗抒情、议论结合,在失志的悲慨中寓有壮激之气,显现出悲壮、沉雄的本色。
不隐不仕
高适两次求仕不成,直到天宝八载(749),他大部分时间居于宋州,但其间曾几度外出漫游:开元末游相州,天宝三载(744),与李白、杜甫共游汴州、宋州,一起登临怀古,射猎赋诗,慷慨酣饮,订下了终生之交;同年秋末东游江苏;四载秋游山东,五载至济南郡,与北海大守李邕相会。这段时期的坎坷遭遇和漫游生活,对诗人的思想及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一阶段,诗人生活在不隐不仕的状态之中。他读书、躬耕,亲自参加劳动,广泛接触下层百姓,从而得以了解更多的社会实际;他漫游、结交、干谒,这样既能加快自己作品的流传,提高自己的社会声誉,为未来的入仕打造阶梯,又能增广阅历,扩大视野,丰富创作的题材。这期间,政治上的长期失意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平,往往慷慨悲歌,但他对美好的前途又始终充满着希望和自信。他的诗作于悲歌之中往往寓有壮健之气,情调并不显得低沉。
他的诗歌创作更趋于成熟,创作了他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并序》:“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硅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先胜后败。张守硅对朝廷隐瞒实际情况,虚报战功。高适感慨很深,因而有感而发。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结尾提出李广,则是古今对比。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从戎河西
天宝八载(749),年近半百的高适经友人推荐,中第,授陈留郡(汴州)封丘县尉。县尉的卑职同心高志远的期望相距太大,所以高适到任后没有多久,便毅然辞去了封丘尉的职务。辞官后不久,由哥舒翰幕府判官田梁丘举荐,高适被哥舒翰聘请为幕府掌书记,并于这年五六月间,由长安出发赴河西。自天宝十二载赴河西至十四载冬安史之乱爆发,高适一直任河西、陇右节度使幕府掌书记。这期间他创作了不少边塞诗,这些诗大都洋溢着高昂、明朗、欢快的情调,以豪壮为主要特色。这种不同与作者身份、地位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作品多表现从军出塞、征战立功的豪情。《塞上听吹笛》就是其中一首:“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它爽朗明快,描写了入侵的胡人退走后,边境月夜美丽宁静的景象和气氛,流露了作者对边塞生活的热爱之情。
十年显官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用哥舒翰守潼关,高适被任命为左拾遗,转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潼关沦陷,高适向玄宗献策,请求竭尽内库所藏财物,召募敢之士抗敌,玄宗不听。肃宗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玄宗命诸王分镇天下,高适切谏以为不可,玄宗不听。后来镇守江陵的李璘谋反,证明了高适的远见卓识。高适因而受到唐肃宗的重用,被任命为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参与征讨李璘。李璘兵败被杀后,高适仍镇守淮南,并受命参与讨伐安史叛军。以后,高适被任命为彭州刺史、转蜀州刺史、迁剑南节度使兼成都尹。广德二年(764)正月,代宗召高适还京,任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永泰元年(765)正月逝世。《旧唐书》本传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惟适而已。”
《人日寄杜二拾遗》是高适晚年诗中的力作。“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首怀友思乡的诗之所以感人,主要是它饱含着特定的历史内容,把个人遭际与国家命运紧密连结起来了。国家多事而无所作为,内心有愧于到处漂泊流离的友人。这“愧”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含着自己匡时无计的孤愤和对友人处境深挚的关切。这种“愧”,更见得两人交谊之真、相知之深。
高适的边塞诗全面体现了盛唐边塞诗豪迈雄壮的风格,其中突出洋溢着的是他个人的或悲壮,或豪迈的特色。他的诗作浑朴质实,多用写实手法,于豪迈中给人以深沉之感,是我国古典诗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K●作者名片
邸建平,山西省委党校文化基础教研部主任,副教授,著有《纳兰成德评传》等高适(703~765),字达夫,他的籍贯现在已很难考知了。他的祖父高儡(侃)是唐高宗时的名将,父亲崇文曾任韶州长史。因此高适少时有学书学剑的良好条件,而且非常自负,雄心勃勃,自以为获取公卿的高位指日可待。他不愿意走“门荫入仕”的路,又“耻预常科”.
关于兵的诗句古诗词
这个绝对是经典……《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生契阔, 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本诗描写兵士久戍不得回家的心情,表达渴望归家与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诗从出征南行写起,再写了战后未归的痛苦,又写了当初与亲人执手别离相约的回忆,一直到最后发出强烈的控拆,次第写来,脉络分明,而情感依次递进。叙事中推进着情感的表达,抒情中又紧连着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而自然天成。 这是一首著名的爱情诗。该诗叙述了一位征夫对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如今生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流泪蒙眬,肝肠寸断!
《诗经·击鼓》
反战的哀歌
《击鼓》是首反战诗。它通过一个远征异国、久戍不归战士的口,控诉无休止的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它使人民有家难归,夫妻分离也使战士们神思恍惚、忧心忡忡。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毛传》认为是指鲁隐公四年(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戍守(《诗探》)、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不管是哪种背景,可以肯定的是:它反映了一个久戍不归的征夫的怨恨和思念。清代学者方玉润认为是“戍卒思归不得之诗也”(《诗经原始》),这个判断是对的。
附: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节选
“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见这十六个字如红色的流行坠落,当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几乎感觉不到亡的疼痛。只有,一生路尽蓦然回首时的甜美眷恋。我是如此的眷恋这人世,纵它有百般苍痍。虽然我无法完成“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可此刻如潮水般侵袭的全是你一个人的记忆。我如此清晰的忆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拉着你的手,对你许诺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洵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现在,请你原谅我,无法做到了。生的距离太遥远,你我的别离太久长,不是我不想遵守你我之间的誓约。我的妻,我的眼睛再也无法亮起。
——这是一个深沉而无望的爱情故事,一个征夫和妻子之间的爱,沉默到连名字也没有。他们后若有爱的墓碑,也许上面是一片空白。可是,《击鼓》的忧伤弥漫了整部《诗经》,卫国的风,千年不息地吹,吹红了,我们的眼睛。
剩下的……很多思妇诗其实都可以算的。例如:
高适《燕歌行》:“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陈陶《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此外,如果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这个歌词《烟花易冷》
附:源于南北朝时期,以宋武帝刘裕为首的南朝宋,以及道武帝拓跋珪为首的北魏,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分裂的时期。公元420年开始,南北朝之间因势力扩张以及疆土兼并,战争不断,其间南朝负多胜少。公元422年,宋武帝刘裕病逝,北魏明元帝拓跋嗣大举攻宋,先后攻取金塘(洛阳)、虎牢、滑台。430年,宋文帝刘义隆收复黄河以南失地,迫使魏军主动撤退,宋相继占领滑台、洛阳、虎牢。同年,北魏全线反击,连克金塘、洛阳、虎牢、滑台。 公元449年,拓跋焘大破柔然,之后兵指刘宋,宋文帝为阻止魏军南下,发兵北攻。由于宋文帝舍功采对,自戳良将,裴方明等名将,使士气大挫,加上连年征战,国力渐衰,军中久无御敌之将,又不顾朝臣之反对,于太平真君十一年发兵攻魏,魏军后发制人,以号称百万之众强渡黄河,步步逼近,宋军无奈只得南撤,从此宋文帝再也无力争夺中原。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频繁南下攻齐(479年,宋中领军将军萧道成代宋建立齐朝),至此,北魏、南齐进行了长达23年的战争…… 而伽蓝雨的故事,正是对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一个凄美爱情故事的描述。 僧人在寺里敲着木鱼诵经,天下起了雨,僧人拿起木鱼,走到禅房之外,看着门外的烟雨、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宋文帝时期,一守城将军奉命驻守洛阳城,其间邂逅当地一名女子,一见如故,很快便私订终身。此时北魏来犯,将军奉命出征,临别时拉住女子的手:“等我打胜了后,一定回来迎娶你……” 俩人依依昔别,女子守在城门口,看着将军坐在马鞍之上,头也不回地离去…… 将军此征一去便是数月,其间刘宋节节败退,宋文帝一气之下连斩二将,北魏全线出击,强渡黄河,宋文帝不听朝臣进言,发动强攻,不敌之下,洛阳失守。宋文帝只得撤兵,而重伤的将军则流落于伽蓝寺中。 待将军伤复之后,本想回朝,无奈此时刘宋大势已去,回去只有路一条。,将军从未怕过,但想着曾经的誓言,加上对宋文帝乱杀良将之举已至心寒,无奈之下,委身于伽蓝寺为僧,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战火,再回到她的身旁。 他们昔别的城门,有一位女子经常坐在一块石板上等着心爱的人回来。每每遇到前方归来的人,女子便问有没有见过将军,但始终没有将军得胜归来的消息。 女子从未放弃过,仍然日复一日地等着。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在伽蓝寺出家的将军耳里。 但将军不能回去,此时北魏已迁都洛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南北朝战争还在继续,他必须活下去,等到战争结束那一天…… 不知道多少年,战争终于结束了。 将军第一次走出伽蓝寺的那倾斜、像要倒塌一样的山门,回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地方。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来到残破的早已斑驳不堪的城门前,他走到他们分别的地方,在那棵早已枯掉的大树旁边,摸着那块她天天等待他归来时坐的石板…… 城郊传来优雅的牧笛声,路过的人告诉将军,这里曾有一个女人一直等着她心爱的人归来……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里的感受,却是那么复杂,仿佛一切又回到了羡煞旁人的当年…… 他在这座残破的孤城里寻着她的踪影,但始终找不到,天上的雨纷纷落下…… 他相信她一直在等她…… 孤城的老者告诉他,她一直是一个人……到那天都是…… 僧人又回到蒲团之上,静静地坐着,敲打着木鱼…… 天上的雨仍然在纷纷落下,落在禅房外那块石板之上……
1. 关于兵的诗句
关于兵的诗句 1. 关于军人的诗句
关于军人的诗句包括:
1、唐代杜甫《前出塞九首(其九)》
原文:
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译文:
我从军十多年了,难道没有一点点的功劳?一般将士看重争功贪赏,我想说一下自己的功劳但羞于与他们同调。中原尚且有斗争,何况边疆地区呢?大丈夫志在四方,又哪能怕吃苦?
2、唐代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原文: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译文: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
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3、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如归。
4、唐代高适《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原文: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译文:
白少府带领戍卒将去陇右,行将分手远别,直奔临洮。试问关山送兵之事,与在州县劳苦相比怎样?
士兵们身带赤羽之箭,使行进的军容更为雄壮,满山的树色青青,使身着青袍的白少府更为威武。料想谁可俘虏匈奴强虏,将星高照,此行定能击败匈奴。
5、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6、唐代王昌龄《出塞》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离家万里的士卒始终没能回还。
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国阴山。
2. 关于赞美军人的古诗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还有卢纶的《塞下曲》六首,也是赞美军人的
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4,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5,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6,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 关于参军的诗句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 蓟 门
祖 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4. 关于战争的诗句和词语
一、关于战争的诗句:☆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里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眼.(《七律长征》)☆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杀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二、关于战争的词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5. 形容士兵的诗句有哪些
1.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
——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2. 长河乘夜渡貔貅,兵气如云拥上游。——陆深《夜坐念东征将士》3. 遥怜诸将士,雪夜戍氐羌。
——谭嗣同《冬夜》4.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高适《送浑将军出塞》5. 忽雷掣断流星尾,矐睒划破蚩尤旗。
——顾况《险竿歌》6.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7.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从军行》8. 农野闻让耕,军人不使酒。──刘禹锡《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9.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
──赵嘏《恒敛千金笑》10. 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韩愈《赠张徐州莫辞酒》1.《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极乐三军士,谁知百战场。
无私齐绮馔,久坐密金章。醉客沾鹦鹉,佳人指凤凰。
几时来翠节,特地引红妆。绣段装檐额,金花帖鼓腰。
一夫先舞剑,百戏后歌樵。江树城孤远,云台使寂寥。
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2.《夜坐念东征将士》年代: 明 作者: 陆深 长河乘夜渡貔貅,兵气如云拥上游。
大将能挥白羽扇,君王不爱紫貂裘。十二关山齐故国,百年疆域汉神州。
不眠霜月闻刁斗,自启茅堂望斗牛。3.《冬夜》年代: 清 作者: 谭嗣同 班马肃清霜,严城暮色凉。
镫青一电瞬,剑碧两龙长。调角急如语,寒星动有芒。
遥怜诸将士,雪夜戍氐羌。4.《送浑将军出塞》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5.《险竿歌》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宛陵女儿擘飞手,长竿横空上下走。
已能轻险若平地,岂肯身为一家妇。宛陵将士天下雄,一下定却长稍弓。
翻身挂影恣腾蹋,反绾头髻盘旋风。盘旋风,撇飞鸟;惊猿绕,树枝褭。
头上打鼓不闻时,手蹉脚跌蜘蛛丝。忽雷掣断流星尾,矐睒划破蚩尤旗。
若不随仙作仙女,即应嫁贼生贼儿。中丞方略通变化,外户不扃从女嫁。
6.《燕歌行》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从军行》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8.《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径松成阴,怅然》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一辞温室树,几见武昌柳。荀谢年何少,韦平望已久。
种松夹石道,纡组临沙阜。目览帝王州,心存股肱守。
叶动惊彩翰,波澄见赪首。晋宋齐梁都,千山万江口。
烟散隋宫出,涛来海门吼。风俗太伯馀,衣冠永嘉后。
江长天作限,山固壤无朽。自古称佳丽,非贤谁奄有。
八元邦族盛,万石门风厚。天柱揭东溟,文星照北斗。
高亭一骋望,举酒共为寿。因赋咏怀诗,远寄同心友。
禁中晨夜直,江左东西偶。将手握兵符,儒腰盘贵绶。
颁条风有自,立事言无苟。农野闻让耕,军人不使酒。
用材当构厦,知道宁窥牖。谁谓青云高,鹏飞终背负。
9.《恒敛千金笑》年代:唐 作者: 赵嘏 玉颜恒自敛,羞出镜台前。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
10.《赠张徐州莫辞酒》年代:唐 作者: 韩愈 莫辞酒,此会固难同。请看女工机上帛,半作军人旗上红。
莫辞酒,谁为君王之爪牙?春雷三月不作响,战士岂得来还家。
6. 寻找诗句中含有“兵”“即”的古诗词.一个字一首诗两个字不可以
兵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附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①.八百里分麾下炙②,五十弦翻塞外声③,沙场秋点兵④.马作的卢飞快⑤,弓如霹雳弦惊⑥.了却君王天下事⑦,赢得生前身后名⑧,可怜白发生.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锷.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