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分类 成语分类

刚愎自用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啊人类-刚愎自用出自哪里

tamoadmin 2024-10-21 人已围观

简介关于学问方面的名言四年级如下: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意思: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意思: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意思: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

刚愎自用的意思是什么意思啊人类-刚愎自用出自哪里

关于学问方面的名言四年级如下:

1、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意思: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

2、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仲虺之诰》

意思: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意思: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问。——郑燮

意思:遇到疑问,就要反复地请教别人,要问得透彻,问得深入。

5、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意思:不学就没有成就,不请教别人就不会知道。

6、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

意思: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

7、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再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陶行知

意思:发明有成千上万,起点就是一问。动物的智慧不如人类,因为它们不会问。智者问得巧妙,愚笨的人问的问题较笨。人力可胜过天功,只要你每件事都问。

脸谱中的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

中国历史上最自恋的10个男人: 1、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自恋更多的时候体现为刚愎自用。这是一个性格两极分化的人,可以毫不留情地坑杀几十万降卒,也可以为心爱的女人和马流泪。他到临头还在怨天尤人,不知道自我反省。非“天亡我也”,是他过度的自恋毁掉了所有的霸业宏图。 2、关羽: 曾经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关羽无疑是个悲剧英雄人物,当孙权为儿子向关女求亲时,关羽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引发了一场比馒头更大的血案。他最终的败走麦城也让他为自恋付出了代价。 3、诸葛亮: 将智慧的化身诸葛亮和自恋划上等号,恐怕很多人都会反对,不过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诸葛亮为了蜀国“鞠躬尽瘁,而后已”,乃至到了“事无巨细,必定躬亲”的地步,后人一般都认为他这样做是为了完成刘备“白帝托孤”的意愿,但他这样事事干预,绝对不是一个高明的领导的正确做法,蜀国也因此而衰。看来,对手下不能足够信任,凡事只相信自己的判断,是聪明人的通病。诸葛亮没能认真听取刘备的意见而用人不当,最终“挥泪斩马谡”,就是这样自恋的苦果。 4、李白: 恃才放旷的李白无疑是个伟大的诗人,但同时也是个极度的自恋狂,从他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和“我辈岂是蓬蒿人”就能看得出来。李白一生的理想是要为皇帝“帮忙”,是要从政辅国的,他的“必有用”并非说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而是专就政治而言。但李白的气质绝对不适合做政治家,也未必有多少政治才能,他的所有的自信都是一场自恋的梦,注定最终要破碎。 5、贾岛: 这个唐朝诗人虽然算不上诗歌史上的天王巨星,但他的自恋情结比李白有过之而无不及。“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对自己的文学作品自恋到了这种程度,实在是“高”!贾岛是地地道道的文人自恋,很多当代文人身上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6、李煜: 南唐的末代皇帝,是个有着超人天赋的文人,却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李煜亡国后“终日以泪洗面”,昔日的荣华富贵尽作流水落花,今昔对比,天上人间。他的自恋更多地表现为自伤自苦自怜。 7、柳永: “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在历史上是一个风流才子的形象。他最有趣的还不是曾经写过多少艳词,而是他对待功名利禄的态度。柳永曾经因为“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一句,惹恼了皇帝,这本不能算什么丢人的事。最可笑的是柳永并非像他所说的那样视功名富贵如粪土,他的所谓才子词人可比王侯将相的言论,其实是一场“伪自恋”的闹剧。 8、辛弃疾: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这样的自我欣赏连苏轼都要自愧不如。辛弃疾文武双全,可惜不能为统治者所用,只能寄情文字纵意山水,他的自恋实在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9、乾隆: 将这个自命“文治武功”风流自赏的皇帝推为10大自恋男人,估计不会有什么异议。 10、: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当这个伟人面对“江山如此多娇”时,他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历来解说《沁园春雪》的人都往往在领袖“高大全”的描述上做文章,但很少有人会关照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当伟人的自恋到了没人能监督没人敢批评的地步,一场浩劫是早晚要来的事。功过三七开的说法应该没有问题,而那三分的“过”莫非就是自恋的结果?

三字经的原文与翻译

脸谱中的颜色代表意思如下:

红色脸:红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忠贞、英勇的角色,如关羽。红色脸谱,一般都是忠勇侠义、有血性的正面角色。

黑色脸:京剧脸谱中,黑色一般代表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拯。同时黑色脸谱也是孔武有力、粗鲁豪放的象征,比如三国猛将张飞。

白色脸:白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阴险、奸诈的角色。白色脸谱多为狡诈、阴险、刚愎自用等反面人物形象,比如说三国奸雄曹操,明朝的严嵩等;另外年迈的老人、太监也使用白色脸谱。

**脸:**在京剧脸谱中代表凶猛、残暴的角色,如典韦。**脸谱同时代表着性格暴躁、勇猛善战,比如春秋时期的廉颇等;还有彪悍凶猛、残忍的含义,如隋朝的宇文成都,宋朝的义军领袖杨么等。

蓝色脸:蓝色脸谱代表着桀骜不驯、骁勇善战,比如清代盗御马的反清义士窦尔敦,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马武。

紫色脸:?紫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沉着稳重的角色,如常遇春。另外紫色脸谱有庄重、正义的含义,如秦朝的著名刺客专诸,三国名将张郃等。

粉红色:粉红色在京剧脸谱中代表年老的忠贞角色,如廉颇。

金色脸:金色脸谱表示神秘、威武、庄严,一般都是神仙人物,如释迦摩尼、二郎神。

绿色脸:绿色脸谱含义为勇猛、莽撞,如一些绿林好汉。

银色脸:银色脸谱一般为妖精、妖怪等怪力乱神的形象。

脸谱描绘着色方式:

脸谱的描绘着色方式有揉、勾、抹、破四种基本类型:

揉脸:用手指将颜色揉满面部,再加重眉目及面部纹理轮廓,是一种像真性的脸谱。京剧《三国演义》戏中的关羽所揉的红脸,是按照小说、评书所描述的关羽面容而设计的,表示关羽面如重枣,卧蚕眉,单凤眼和七星痔。

勾脸:用毛笔蘸颜色勾画眉目面纹,填充脸膛色彩,成为五光十色的图案。有的贴金敷银,华丽耀炫,光彩夺目。京剧《西游记·金钱豹》中的金钱豹即用勾脸,脸膛贴金,脑门上勾豹头形花纹,脸蛋上勾金钱图形,成为一种复杂的花脸,用以表示豹的凶猛。

抹脸:用毛笔蘸白粉把脸的全部或一部分涂抹成白色,表示这一类人不以真面目示人,是一种饰伪性脸谱,又称“粉脸”。《三国演义》的曹操在京戏中是奸雄,用大白粉脸,脸上全涂白色。

破脸:指左右图形不对称的脸谱,揉、勾、抹三种脸中都有破脸,是一种以贬意为主的脸谱。小说、评书中说宋朝初年的开国功臣郑子明雌雄眼,相貌丑陋,郑子明是京剧中采用破脸的典型人物。

自以为是的人成不了大事

三字经翻译与原文如下:

1、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

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辩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晏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2、翻译。

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早接受良好的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谓先入为主,不可不慎!至于教育方法,应注重在使孩子专心,有定力。课业的选择,要以专精为主,不要希求广博。

。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三迁至学校旁。)有一次孟子不用功,逃学回家,孟母当著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

并且告诫他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有一位窦禹钧(又称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

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义理,应不应该做?作子弟的,要趁著年少的时候亲近良师、结交益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事、应对、进退的礼仪。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在九岁的时候,就懂得孝顺父母,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他就用扇子先将父母的床铺煽凉,再请父母就寝;冬天天冷的时候,他就先将父母亲的被子睡温暖,再请父母安睡。

类似这种孝顺的行为,是每一个为人子女所应当尽的本分。东汉末年的孔融,才四岁的时候,就晓得礼让兄长,将大的梨子让兄长吃,自己选择较小的。

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做人第一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明白数字的变化,并研读古圣先贤的文章,来修养自己。一是数字的开始,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如此累积上去,可以无穷无尽。

古人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一定的次序;‘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日、月、星。维持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

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央为准互相对应。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有十个,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地支有十二个,都是古人计算时间的符号;地支用来计算每日的时间,如:子时是指凌晨11时至1时,丑时是指1时至3时,午时是中午11至13时。

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用来计算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黄道是太阳在太空中所运行的轨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为热带,温度极为炎热,我们的国家,位置在北半球的东边,因为上地面积广大,所以包含了热带、温带、和寒带。

我们的国家有美丽的山河,河川之中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还有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最后都向东流入大海。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岳),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士是读书人,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份子。仁、义、礼、智、信,维系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容许混淆。

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是属于植物,遍及陆上及水上。至于动物有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是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稻米、高梁、黄豆、麦、黍(粘米)、稷(不黏﹀等,六种谷物是供人类所食用的主食;中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民情不同,因此主食各不相同。

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所畜养的,各有其贡献。喜悦快乐、生气、忧伤、害怕不安、爱惜眷恋、憎恨讨厌、及想要拥有的欲望,是人人都具备的七种情绪。

青、红、黄、黑、白,是我国古代所定的五种颜色,称为五色(正色),我们很容易就能用眼睛辨别出来。酸、苦、甜(甘)、以及辣(辛)和碱这五种味道,是食物中所包含的五种味道。

羊臊味(膻)、烧焦味、香味、以及鱼腥味、腐烂的臭味,这五种气味,是我们的鼻子所闻到的五种味道。匏瓜与黏土古人作成吹奏的乐器(如笙、埙),革是指牛皮,可以制成乐器称为鼓,有振奋人心的作用,如晋鼓、腰鼓、博浪鼓等。

木制的乐器有木鱼、梆子、拍板、祝和敔。(常用于祭孔大典中),石类乐器有磬(石磬),金属铸成的乐器有钟、锣、钹、铙等。丝类乐器是因为中国古代用蚕丝作弦,故称为丝类,有琴、瑟、筝以及后来的胡琴、琵琶、小提琴、吉他等都是。

竹制乐器是用竹管穿孔而制成,主要分为笛(横吹)和箫(直吹)。以上这八种乐器可作为八音的代表,‘音乐’可以调和身心,它和‘礼’是相辅相成的。平、上、去、入是古时候的四声,讲话时咬字发音应该正确,才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

高曾祖代表了三代,即是高祖、曾祖、祖父,然后是父亲再来是自己本身,往下是儿子、孙子、曾孙、玄孙,一共九代亲族称为九族,包含自身以上的上四代及下四代,是我们的直系血亲,和自己关系最为密切。是家族中长幼尊卑基本的伦常关系。以下是讲五伦,五伦彼此之间都有互相对待的原则。

父慈子孝,父亲慈祥恩爱,子女孝顺,夫义妇顺从,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体谅。至于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姊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姊姊。

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领导者对部属要尊重,部属对长官应忠于职守认真做事,各尽本分。从父子恩到臣则忠,这十条义理,每一个人都要遵守奉行,要了解亲疏关系,注意先后顺序不可以违背。

古时候父母、祖父母、兄弟、伯叔、外祖父与表兄弟等亲人,过世时所穿的丧服都有一定的礼节,不可混乱。学习礼节仪规、音乐、射箭、驾驭马车、书法、数学,是古人教导子弟必备的六种技能,称为六艺,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具备这些才能了。

只有练习书法写字,大家仍然共同遵守。已经认识字之后,接著就要讲解学习文字的构造和它的意义。

中国文字源远流长,有他独特的意义,较早有甲骨文、钟鼎文,再来是大篆、小篆,继之有隶书、草书、这些都要分清楚不可混乱。

天地之间的学问广大无边,如果都想要学,恐怕会无从学起,不如选择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日积月累功夫精深,自然水到渠成成就非凡,其余的只须知其概要,了解来源就可以了。凡是教导初学的学童,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义理讲解要详细,并且考察事实说明清楚。

对于文字章句的读法,与如何分段的方法都要明白。读书求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开始,才能奠定良好的基础,应先熟悉宋朝朱熹所著的小学这本书,学习洒扫应对及六艺等,再来深究四书当中修齐治平的大学问。

论语是孔老夫子教学传道的记录,一共有二十篇,内容是孔子的学生记载圣人的言行,谈论为人、处世与为政行仁的言论,包含了夫子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或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问答的记录,十分难能可贵。

孟子这本书共有七篇,是学生万章与公孙丑等记录老师言行的书。内容都是讲述道德仁义的事,如崇尚王道,排斥霸道,阐明性善辟斥邪说等,是从政治国的典范。中庸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孙子孔伋所作(孔伋字子思,古人以字相称,以字行之)。

中是不偏不倚,庸是不易,不变的意思,中庸所说是不偏于一方,永不改变的天下至理。大学这一本书是孔夫子的学生曾子所写,本书共有十章,内容阐述一个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

孝经共十八章,是一部阐明孝道的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因此古人研究学问,首先读孝经,要把孝经这一部书的道理,都融会贯通,再读四书,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有了学问的基础,然后才能研究六经这些深奥的典籍。

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周礼、春秋合称为六经,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都应当仔细研究其中的道理。古时候的易经有三种版本,分别为连山、归藏、和周易,共称为三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了,如今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一种,孔老夫子曾经审订过,书中的理论比较详尽易懂。

书经之中包含典谟、训诰、誓、命等六篇文书,典:常也。尧典、舜典是帝王不易的常道。谟是大臣献上的计策如大禹谟。

训:诲也,是大臣对君主的进谏,如伊训。周公制定周礼,分官设职建立国家的政治制度,六官即六卿,包含了天官:吏部大冢宰,地官:户部大司徒,春官:礼部大宗伯,夏官:兵部大司马,秋官:刑部大司寇,冬官:工部大司空,分属于天子之下,各司其职管理国家大事,为后世保存了良好的政治典范。

诗经按体裁可分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种文体称作四诗,古时候诗歌一体有诗必有歌,国风是采集自诸侯各国的民俗歌谣。雅者正也,是正式场合演唱的歌。大雅是诸侯朝觐天子所用的诗歌,小雅是天子宴享宾客所用的诗歌。

颂则是宗庙祭祀时所使用的乐歌,有周颂、鲁颂、商颂三种。传是解释‘经’的书,这三本传都是针对‘春秋’作注解,有鲁国公羊高写的公羊传,有与孔夫子同时代的左丘明所写的左传,还有汉朝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

其中左传使用编年纪事的体裁为春秋作注解,最令人称道,举凡天子诸侯之事,兵革礼乐之文,兴衰存灭之因,都记载得很详尽,是研读春秋一书最佳的选择。

诸子书籍繁多,故有诸子百家之称,其中最重要的有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及庄子。(荀子名卿战国时楚人,著荀子一书,主张‘性恶’说,认为人性中存有贪婪好利等弊端,故特别注重礼节和教学,希望透过教育的手段来引导改善,“劝学篇”尤其有名。

扬子即扬雄,汉朝成都人,著有太玄经、法言二书,太玄经是参照易经而作。文中子姓王名通,著有元经、中说二书。从伏羲、神农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君主,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史前时代,没有文字记录,所以太古的事无从考察。

传至唐尧和虞舜合称二帝,他们都把国家当作公器,传贤不传子,把帝位禅让给贤能的人,因为没有一点私心,造就了一番太平盛世。夏朝的第一位君主是大禹,他治理水患,疏通九河,把洪水引导入大海,老百姓都很拥戴他。

因此舜帝把王位传给他,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因为贤能被尊称为‘三代的圣王’,后来夏禹准备把帝位传给益,因为人民怀念禹治水的功绩,加上儿子启又非常贤能,因此诸侯拥戴启为天子。

中国从此变成家天下。夏朝传了四百年就改朝换代了。夏桀在位时因为暴虐无道,成汤起而讨伐,建立了新王朝国号商。传了六百多年,到纣王时就灭亡了。周文王行仁政,诸侯都来归附,直到周武王时因为纣王荒*无道。

才联合诸侯讨伐纣王,建立周朝,周朝传了八百七十四年,是我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王朝。周武王在镐京建立国都,史称西周,到周平王迁都洛阳之后改称东周,东迁之后王室的威望低落,王室的纲纪和政治制度逐渐瓦解,诸侯各自为王,为了扩张势力彼此争执干戈相向,天下变得纷乱不堪。

一些谋士与投机份子趁机崛起,周游列国担任说客谋取功名,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提倡合纵,从此兵连祸结,天下苍生不得安宁。秦始王姓嬴名政,采用张仪的连横外交及远交近攻等策略,将六国个个击破,兼并六国的领土,统一天下(中国)自称秦始皇。

只可惜不行仁政,暴虐无道民不聊生,传到第二代胡亥时就被抗暴队伍项羽和刘邦推勫了。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相争,两军交战七十多回合,最后项羽兵败自杀,天下又成统一的局面。汉高祖刘邦兴起,建立汉朝的基业,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

传到第十一代汉平帝时,被外戚王莽夺取了帝位。王莽篡汉后,改国号为新。汉光武帝刘秀,复兴汉室,推勫王莽,在洛阳建都,称为东汉。(王莽以前的时代称为西汉)两汉共传了四百多年,到汉献帝时,被曹操之子曹丕所废。

魏(曹操、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互争汉家天下,历史上称为三国时代,一直到晋朝(司马炎)继起,灭了三国,才结束纷乱的局面。又因为五胡乱华,把国都迁到江南建康称为东晋。晋朝传了一百多年之后至晋安帝时被刘裕所篡,从此进入南北朝的时代。

北方被外族所统治,南方偏安局面下的朝廷,称为南朝。为了与其他的朝代有所区别,史学家便将这四国的国号加上‘南’字,分别为南宋、南齐、南梁、南陈,皆在金陵(南京)建都。北方北朝的拓拔圭建立北魏后,他注重礼乐及教育,又施行汉化政策,改姓元故称元魏,在历史上颇为有名。

至孝武帝时分裂为东西魏,不久,宇文周篡西魏,建立北周,高洋篡东魏建立北齐。等到杨坚建立了隋朝,才结束南北朝,统一天下(中国),即为隋文帝。

文帝深知民间疾苦,一生勤俭爱民,只可惜识人不明,因改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种下祸因;杨广即隋炀帝,荒*无道,刚愎自用又好大喜功,连年征讨的结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引起各方声讨,只传了一代,才三十八年隋朝就灭亡了。

唐朝传了二十代,国运将近三百年,直到朱全忠灭了唐朝,才把国号改为后梁,为了与前面的朝代有所区别,因此另加一‘后’字。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后周,这五个朝代称为五代。

五代的生命都很短暂,其兴亡都有原因。赵匡胤接受后周恭帝的禅让,(实际是逼恭帝逊位)建立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只提倡文治不讲究军事,国势大衰,北宋和南宋一共传了十八代,被元朝所统一。蒙古帝国的版图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比中国最强盛的汉朝和唐朝还要大。却因为种族歧视、宗教迫害与高压政策等因素(重武力轻文治),只传了九十年就被朱元璋推勫了。

明太祖兴兵起义,南征北讨十八年,终于完成统一大业,改国号为明,订年号为洪武,在南京建都。等到明成祖的时候,将国都迁往燕京(北京),又传了十六代,到崇祯皇帝时就结束了。

明朝之所以灭亡,是由于太监弄权政治腐败,加上税赋重,人民负担不起,于是盗匪流寇四起,当时最有名的土匪流寇李自成,自称闯王,率兵直闯北京,崇祯眼见大势已去,自缢于煤山,结束了明朝二百七十七年的历史。

清世祖自称接受天命,入主中原平定各地的流寇作乱,使天下恢复安定。清世祖是满清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后来传位给康熙,雍正历经乾隆、嘉庆,一百多年间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定富裕,都是由于政治清明,治理的绩效良好所致,外族统治能够文武并重,实在值得赞赏。

到了道光咸丰年间,国势逐渐衰弱,内忧外患纷纷而起,内乱是太平天国的兴起,外患则是英法两国为了通商问题,时常来骚扰侵犯,咸丰帝后,慈禧太后掌权,政治伦理荡然,加上无能又专断,宠信宦官且听信小人谗言,朝政大乱,种下清朝沦亡的祸因。

国父先生领导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废除君主制度,建立东南亚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制订五权宪法,建立中华民国。古往今来所发生的历史,上自三皇五帝下至清朝共有廿五个朝代全在这里。从各朝代的治乱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兴衰的原因,我们应当记取历史的教训,才不会重蹈覆辙。

史书虽然繁多,研读时仍需依照次第,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要读史记其次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第四,这四种书号称‘四史’内容最为精要允当,同时还要寻求其他的经书来证实,并参考资治通鉴以了解历史的全貌,避免以偏盖全。

研读历史的人,必须要考察记载历史事实的资料,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十分证据,说十分话。

如此才能真正通晓古往今来的历史,就如同亲眼目睹一样。读书的方法不但要用口去读去背,还要用心去思考,不但白天用功,晚上也要不断地精进,才能熟记不忘。

从前孔老夫子听说鲁国有一位七岁神童项橐,虽然只有七岁,夫子依然把他当作老师一般请益。像孔老夫子这样的圣贤,还这样不耻下问,我们应该见贤思齐!宋朝赵普(曾任中书令后任宰相)好读论语,虽然贵为宰相仍然勤奋的学习,并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传为美谈。

师心自用是什么意思

老子曰“自是者不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以为是者没有影响力。自以为是的人,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得不同的意见,更听不得反对意见。谁要是有观点和他不一致,轻者在脸上轻描淡写,然后依然我行我素,不撞南墙不回头;更有甚者,他的表现就像是被谁咬了一口,立刻变脸,甚至动怒。

自以为是者缺乏包容,没有兼听则明、没有集思广益、没有谦虚谨慎,更没有闻过则改;有的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这样的人听不得别人的建议,成不了大事,更不利于影响力的形成。

01 自以为是的人,思维模式相对较低阶

这里,我先定义一下“低阶思维”的概念。我以为,低阶是想对高阶而言, “低阶思维”指的是出于人类原始本能,没有经过深入思考的一种模式,比如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而“高阶思维”则是反人性的,是跳脱出人类的本能,用理性而非感性去思考当下的一切,从而做出孰轻孰重、孰好孰坏的判断,例如换位思考、长痛不如短痛。

成甲老师,被罗辑思维评选为“中国最会学习的人”,他提出了红灯思维和绿灯思维的模式。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习惯性防卫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毕竟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但是,在知识而非体力占主导的社会中,这种根深蒂固的防卫习惯会不知不觉地阻碍我们成长。

如果想要通过接触新的观点和知识快速成长,就要面对与自己传统认知不一样的地方,可这很容易激起自我防卫。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会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这样下次我们再面对挑战时,就可以从容地问自己:我的观点是不是可以在别人的意见里进化得更好?

02 自以为是的人,认知有待提升

爱因斯坦说过:知识就好像一个圆,已知的在圆内,未知的在圆外,知道得越多,这个圆越大,未知的就越多。

自以为是的人,认知有其局限性,ta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去放眼去看外面的世界,对于新鲜的事物会产生本能的抗拒,也不愿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人,终究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要想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残酷的年代,找到自己栖息之地。我们只能不停地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拥抱变化,拥抱未知,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从而得以与这个时代的要求所匹配。正如先生说过: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03 自以为是的人,要改变自身为人处世的方式

自以为是的人,因为自身的思维模式,听不见别人善意的劝谏,对别人的建议嗤之以鼻,长此以往,别人就不太愿意继续交往,这样你的资讯会越来越少,当然机会也不会垂青于你,尤其在当下这个信息即是财富的时代。

我以前就是如此。比如,别人同我开会讨论时说:“XX,你上次项目做得太烂了。”此时,我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去思考我的项目是不是很烂,他说得对不对;相反,我觉得他是在针对我、指责我,我就会回击:“胡说,你做的项目才烂!”

这种为人处世的模式,让我得罪了很多同事,也始终在公司的底层徘徊,难以获得升迁的机会。其实,这种模式究其原因,还是我的思维导致的,我不能区分别人对于“我”和“我的观点”的差异,从而产生本能的反抗。

要改变这种状况,我唯有明确“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是不一样的,我的成长来自“我的观点/行为”的改进和提升,而别人对“我的观点/行为”提出意见,正是我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启发和成长的机会。

自以为是的人,在这个知识导向性的时代,是看不到未来的。如果你不想被时代前进的洪流所淹没、吞噬,唯有更新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再陷入人性本能的泥沼,从而不断地努力适应这个时代,我们方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每天读本书--《麦克白》--自信是人类最大的仇敌

师心自用的意思: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译文:见有闭门读书的,以心为师,只相信自己,在人很多的场合,出差错的人很多。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贬义,指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

?

扩展资料:

成语拓展:

“刚愎自用”“师心自用”与“我行我素”的辨析如下:

“刚愎自用”指刚强固执,自以为是,含贬义。

“师心自用”意为不采纳别人的意见,自以为是,含贬义。

“我行我素”指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和批评,为中性词语。

三个词的意思相近。相比较而言,“刚愎自用”语气最强,“师心自用”次之,“我行我素”又次之。?

典故说明:

庄子认为不论万物外在的环境和形式如何变化,都有一个真实的力量在主宰着万物,不会随着外在的变迁而增减。

人一出生下来,就是禀受着自然的变化,但是人却执着于自我,与外物互相摩擦、冲撞;到处奔走驰驱,终身劳苦忙碌而疲困,却不能停止,甚且不知道自己的归宿何在,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人生在世,难道都是这样的昏昧、糊涂吗?人类所以如此昏昧的原故,就在于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成见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所有的是非都是因为人先入为主的成见而产生。

后来这里原文的「随其成心而师之」,演变成「师心自用」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典故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主要讲述麦克白弑君篡位故事。对权力与欲望,自信与恐惧进行了深度心理剖析。

里面除了最著名的喧哗与躁动的段落,“人生不过是一个行走的影子,一个在舞台上指手画脚的拙劣的伶人,登场片刻,就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个愚人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躁动,却找不到一点意义。”,最吸引我的是这一句,“自信是人类最大的仇敌”。

平常我们都讲自信,这里却告诉我们“自信是人类最大的仇敌”。究竟是什么意思?这里的“自信”不是普通的自信而是“盲目自大”,“刚愎自用”。让我们来看看麦克白是如何陷入这种困境最后被麦克达夫取了首级的。

麦克白是苏格兰贵族,父亲后被晋为葛莱密斯爵士,浴血战场打败挪威国王后被荣升为考特爵士。这时他听信了女巫的预言蛊惑,说他会当上苏格兰君王。正直的苏格兰大将班柯劝诫到,“魔鬼为了陷害我们,往往故意向我们说真话,在小事情上取得我们的信任,然后在重要的关头我们便会坠入他的圈套”。一针见血。

可是此时被胜利和权力的滋味诱惑的麦克白却已经被蛊惑动摇了。那些话在他心里一惊引起震动,“在脑中引起可怖的印象”,使得他“毛发悚然”,“心完全失去常态,怦怦地跳个不停”。然后他说出了著名的那段话“想象中的恐怖远胜于实际上的恐怖;我的思想中不过偶然浮起了的妄念,就已经使我全身震撼,心灵在疑似的猜测中丧失了作用,把虚无的幻影认为真实了”。

女巫,在此我认为是麦克白潜意识的代表,是他无底的黑暗的潜意识。他信任她们也怀疑她们,理智与情感在无数次交锋。人类是一种奇特的动物,所言非所想,所做非所愿,人类是最善于伪装的动物之一。正如仁慈善良的老国王邓肯所说,“世上还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从一个人的脸上探察他的居心。”

他(麦克白)是邓肯曾经绝对信任的一个人。可是在入住他的城堡的时候却被麦克白夫妇弑君篡位了,整个事件让人毛骨悚然,充满血腥与黑暗,阴谋与诡计。

麦克白嗜杀贪婪骄奢狂暴,可是在弑君这种事情上还是有所顾忌。但麦克白夫人却在旁边不断助力煽风点火一步步把自己的夫君推送上了一条不归路。枕边人的可怕就在于此,贪婪蒙住了双眼,欲望在燃烧,只等被王冠迷惑了心眼的人自投罗网。

城堡中麦克白依然在犹豫,理智告诉他冥冥之中的裁判,无上的荣誉刚刚获得,他不想那么丢掉这种尊荣。对名誉他还是爱惜的,虽然内心对权力也是无限向往。可是麦克白夫人的一席话又让他重新燃起对炙热权力的向往。

“你不敢让你在自己的行为和勇气上跟你的欲望一致吗?你宁愿像一只畏首畏尾的猫儿,顾全你所认为生命装饰品的名誉,不惜让你在自己眼中成为一个懦夫,让“我不敢”永远跟在“我想要”后面吗?”极具煽动力,甚至使用了激将法。

于是麦克白认为“要是你做了你本不能做的事情,那才更是一个男子汉。”这里麦克白夫人利用的就是男人脆弱的自信心。男人这个奇怪的物种,外强中干的多,即使吓到要也要在心爱的女人面前逞强,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指责没有男人气概,不像个男人。麦克白夫人无疑是谙熟此种真理的。她要刺激她的勇士为她谋得王后的桂冠。说到底她也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女人,也是麦克白内心的一面镜子。彼此映照。

于是灌醉侍卫,弑君。麦克白惊慌之中把刺杀的刀子带了回来,于是麦克白夫人重返现场,然后双手也同样沾满了鲜血。他们以为的简单的弑君却让两个人都有点精神失常了,至少在心理产生了震撼。他们没想到居然会有那么多血,以至于最后麦克白夫人患了强迫症每天梦游洗手,最后在极度的精神压力下自杀了。

麦克白也认为“从这一刻起,人生已经失去它的严肃的意义,一切都不过是儿戏;荣名和美德已经了,生命的美酒已经喝完,剩下来的只是一些无味的渣滓当作酒窖里的珍宝。”

“谁能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中保持镇定,在激于忠愤的时候,保持他的不偏不倚的精神?世上没有这样的人吧?”

于是麦克白登上了王位,然后开始诛杀近臣,班柯,马尔科姆(国王长子)、麦克达夫(诛杀了他的妻儿),残暴嗜血本性暴露无遗,全国一片血雨腥风。种种的虚妄的幻影迷乱了他的本性,他将要藐视命运,唾斥生,超越一切的情理,排弃一切的疑虑,执着他的不可能的希望。换言之,他已经陷入疯狂。上帝让谁灭亡,先让谁疯狂。

于是他再一次听从了女巫的话,什么没有一个在妇人腹中所出的人可以伤害你,什么麦克白永远不会被打败,除非有一天勃南的树林向邓斯纳恩高山移动。他只有听信这些无稽之谈心灵才能得到些许安慰。

人类自从踏上生物链条顶端,无时不生活在恐惧和怀疑之中,因为人类是在极其偶然的事件和时间中成为万物之灵的。比起几百万年才登上生物链顶端的狮子老虎,人类实在太不自信了。只有不断杀戮同类排除种种的危险,人类才能得到短暂的安宁,周至少人类简史中是这么说的。我们的生存本能中携带了太多恐惧因子,只有制造更大的恐惧才能掩盖前一种恐惧。人类做的种种都是为了摆脱恐惧。自信不过是顶装饰的帽子。

自信是容易的。人最艰难的是面对自己内心的欲望和恐惧,学会与内心的恶魔相处。如何制服恐惧并保证不被它吞噬,这样我们才能慢慢成长为一个近乎勇敢的真正的人。

做人为什么那么烦呢?

自以为是的人是很引人反感的。那你们知道自以为是的 典故 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自以为是典故,供大家阅读!

自以为是典故

 公元前597年,楚王向郑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楚庄王亲率大军围困郑国三个多月,郑国投降后,和楚国争雄的晋国才发来救兵。

 正准备返国的楚军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楚庄王想退兵,他的爱臣伍参主战,令尹孙叔敖主和。孙叔敖说:?昔年攻进陈国,现在又攻进郑国,楚国不是没有事呀,该休息休息了。如果和晋军打仗又不能取得胜利,是不是把伍参的肉给吃了!?伍参反驳说:?如果打了胜仗,孙叔敖你就是无谋之人。如果打了败仗,我的肉将在晋军那里,你孙叔敖怎么能吃得到呢?孙叔敖不再理会伍参,下令?南辕、反旆?,即掉转车头,大旗反向,准备撤退。

 但伍参又对楚庄王说:?晋军元帅荀林父是新上任的,还不能真正让下属听从他的命令。荀林父的辅佐官先縠刚愎自用,不仁不义,不肯听从荀林父的命令。晋军三帅,专断行事,想听从命令也没有上级的命令。三军主帅尚且如此,晋军将士又该听谁的呢?这一次,晋军一定会吃败仗。再说了,你是国君,晋军主帅是臣,一个国君见了敌军的臣子就吓跑了,你该怎么面对你的臣民呢?

 庄王无言以对,想了想,伍参的话很有道理,马上命令掉转车头,北上到管(现在的郑州市区)驻扎下来准备战斗。事实证明伍参的分析很正确,晋楚两军在邲(今河南荥阳北)大战一场,晋国指挥混乱,大败而归。

自以为是解析

  成语 :自以为是

 拼音:z? yǐ w?i sh?

 意思解释:是:对。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

  故事 典故:《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造句 :世人往往~,自夸其能。(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四回)

自以为是造句

 1. 在国际交往中,一些国家中的一些官员自以为是,飞扬跋扈,不尊重他国人民,横加指责,是缺乏最起码道德的表现。

 2. 我自负,是大人公认的缺点。但我觉得虽然我会因为一点儿表扬而洋洋得意,因为一点成就而?忘我?,这顶多也只能算偶尔有一丁点儿轻微的自以为是。

 3. 我以为这次考试自以为是的肯定能得到80以上,可卷子发下来时,我才得了60分。

 4. 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作理所当然,更不要接受了别人对你的好还一副可恶的嘴脸。真正对你好的人其实没几个,不懂珍惜还自以为是的人,真傻。

 5. 很多错误都是因为一念之差而产生,他们都有一个冠冕堂皇,自以为是的理由,把别人的生命当成草芥,当成尘土。

 6.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个关心周围一切的人,现在发现并不是,而且还有点自以为是。很失败的一个人。

 7. 何不对诸如言论自由,自由选举和合法诉讼程序等等旧的自以为是的政治权利给予更多的社会经济关注。

 8. 那些自以为是,自以为走对了路子的其实都是笨蛋,就凭他们那一点儿知识,根本是无法找到终点的。

 9. 一个有才的人,也有另外一个危机,就是容易自以为是地钻牛角尖。

 10. 一些很期待的生活,总是在你自以为是的梦想中消磨了,然后给予你一个很失望的打击。有些东西,想起来总是很美好的,于是在你的想当然中,荒废了一场本来可以很开心的现实。

 11. 自以为是的教人为人的QQ日志,竟教人避实就虚,教人阿谀奉承,教人世事冷酷。

 12. 正如一个聪明的家伙自以为是,那你也要够聪明,考虑周全。

 13. 用长镜看生活,看到的不止于自身,许多自以为是的烦恼,原来在人海中轻若浮萍,宏观来看何止是喜剧,简直是靠泪水倒映出来逗笑的趣剧。

 14. 小明以为自己可以在比赛中稳拿第一名,但因为没练习结果没拿到名次,小明惭愧地说都是我自以为是。

 15. 如果我们继续自以为是,拘泥固执,难免会做出"刻舟求剑"的蠢事来。

 16. 或许,你一向是默默无闻,自以为是被遗忘的角色,你是否想过改变现状,见到礼貌的打招呼,课堂上大胆的表露自己的观点呢!

 17. 我只是肯定:学者、教授们失去人格的吹捧习惯,助长了某些***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这就是 文化 所起的负面作用。我还记得某某大学一位教授的发言:"良宇上个月所说的这句话,虽然德国启蒙主义哲学家也说过,但更有新意。"。

 18. 人类是大自然的精灵,自以为是万物之主宰,可以任凭改造自然。

 19. 一般来说,如果你不聪明,就按不聪明的 方法 来干,千万不要冒充聪明的,那只会让你疲于奔命又得不偿失,顶多装下高明,让别人去自以为是。

 20. 她考到好成绩,就自以为是地到处炫耀。

 21. 对于我来说,旅行就是离开自以为是的生活,串联起以前的回忆,并以开放的态度结识日常生活以外的有趣之人,至于风景,那只是附赠品。

 22. 似乎每个人都觉得正义与伟大离他们很遥远,而且这些人不但因为麻木而愧疚,却喜欢用一种自以为是智者的姿态谩骂高尚,这个世界好像开始喜欢标准自我为真小人,嘲笑卫道,却极尽能力的炫耀自己的浅显。

 23. 工作狂们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在周末睡懒觉就可以弥补缺少的睡眠。

 24. 讨厌那些无耻的的人,不管他们做什么我都很讨厌他们,我也讨厌那些自以为是喜欢乱吼的人,讨厌了。

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经历的事情瞬息万变,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给人带来烦恼与困扰。这时,就必须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掌握与各种导致烦恼、困扰的因素作斗争的主动性。那么,如何正确对待挫折或者失败呢?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价值、目的、道路等观点的总和,是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 态度,而且调节人的行为、活动方向和进行的方式。人生观属于思想意识的范畴,它以观点、信念、理想、需要、动机、兴趣等具体形式,表现在人的个性的意识倾向之中,而这种作为心理的稳定倾向的人生观,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对人的心理功能起着调节、支配的作用。大家都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难免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和影响。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青年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够为整体的、大众的利益,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克己奉公,才不会为个人一己之利的得失而斤斤计较,才不会陷入“自我中心”而难以自拔;也才能够为崇高的理想,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不被矛盾所困扰,不向挫折屈服,不为冲突而忧虑,也才能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努力作出成绩,奉献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大众共享幸福之乐。古人云:玩物丧志。意思是说,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享受就会丧失志气和志向。可见,一些人头脑中只有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思想,一旦急剧泛滥起来,将是非常可怕,它会毁掉一个人的前程,对工作、对事业也会造成损失。实际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是人们的一种信念。在大千世界中,许多事情都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信念对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奇特的作用,信念在人们无能为力、感觉沮丧时会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无论是来自思想意识(或宗教信仰),还是来自丰富的经验,都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取得最好的结果。因此面对挫折或困扰,首先要树立信心,战胜挫折和困扰。即使无法战胜时,也决不要失望,承认并乐观地接受现实,这才是聪明之举。

现在大学生学校毕业后步入社会时的最初心态表现各异:有人有一些梦想,有人有一些追求,还有一些人自负;有一些人担心,有一些人恐惧,还有一些人迷茫。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表现也存在很大的差距,有的成绩卓著,令人瞩目;有的屡屡碰壁,失意至极。在梦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很多没有做好准备的,在受到某些挫折后,往往掉头直下,愤世嫉俗,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甚至采取“逃跑主义,躲避矛盾。所以,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就需要在以下方面为自己的择业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合理的自我心理定位

大学毕业后就业找工作,是其人生中所面临的重大抉择和重大转折,这对于大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毕业前,一般都有较高的理想与美好的追求,他们往往自觉清高,自认为是“天之骄子”,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了不切实际的憧憬与自信。

然而从目前就业的严峻形势来看,情况并不容乐观。大家看看每逢周日人才市场人头攒动的拥挤场面就可想而知。社会上历届毕业生中仍有不少人几经波折至今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还在到处择业,处于待业状态。即使已就业的,大多不十分理想和满意。这当然有其社会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也是影响他们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对自我做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应不断调适自己原有的不切实际的就业取向,不要与他人盲目攀比,特别是要去掉“面子”观念,使自己的心理定位与择业目标要求相适应,不要成为过分的“理想主义者”,而要培养自己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心理承受能力。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都是从小事做起,一步步走向成功的顶峰。学生毕业后择业时如果有了这种心理准备,就可以克服其好高骛远的通病,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因此,首先必须要对自己作出正确全面的自我评价,对自己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劣势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把握。有的大学生毕业后整天沉浸在理想王国里,缺乏对自己能力的恰当的评估,常常眼高手低,想入非非,不切实际,由于择职时取向过高,往往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就业受挫,有的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不停地跳槽、调换工作,别的人都事业有成了,他还在到处谋求职业,流浪在各个部门、人才市场。

2、用长处来经营自己

也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展示自己,这也大可不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有许多这样的求职者,他本来性格非常内向,不善交际,然而,他每次找工作偏偏都是专门选择他觉得工资收入高的业务联系和产品推销之类的工作,结果因为业绩太差,而屡屡被公司辞退,自尊心备受打击!

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不会理想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下去。所以,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个职业每个月自己能拿多少工资,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大家是英语专科水平,出国搞翻译、当一名外交官,目前水平肯定是不适应的,就是当一名公办教师,也是几乎没有希望的。当一名民办学校的英语教师还是比较合适的,能找到这份职业,可以说是比较切合实际的,也是幸运的。在这里可以很好的经营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我们不少同志经过不到一年的时光锻炼,已经入了门,开始初步掌握了英语教学的技能与技巧,这次赛讲评出的几位同志已成为我校的教学骨干力量,他们自己决心长期干下去,这是非常实际的选择与决定!

3、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任何人的生活总是离不开集体和社会。不论现代的学校、企业还是机关单位,都不可能是单打独斗。如果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学会尽快融入你所在的单位或工作环境之中,扮演恰当的角色,要具有一种与领导、同事等有关人员协调、沟通、合作与和谐相处的能力。这本来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可许多人常常缺乏这种能力。也许过去传统的学校教育并没有教会你这种能力,但自己到工作岗位之中,必须得重新学习!一个人想要被某个集体和同事所认可、所接纳,就得想办法接受和认同这个集体与他们的价值观念。个人英雄主义、目中无人、刚愎自用、不知天高地厚、固执己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等态度是行不通的。即使你在校学习成绩很好,毕业于名牌学校,也并不意味着你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西安一名北大毕业生毕业后在大街卖猪肉,就是个典型。看来,人际交往能力与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是我们当代青年必备的生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一些人在实际工作中正缺乏这种精神。

4、具备实践动手能力

发达国家很重视一个人的实际动手能力,虽然也讲学历,但是不唯学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客观导向,我国以往存在的单纯强调学历、文凭的观念正在逐渐纠正,而学历与技能并重的观念将会逐步被社会认可,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而能力往往比学历更为重要,有许多学校的招聘教师广告词写道:“不看学历,只看能力”“不看职称,只看业绩”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造成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或不适应工作需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劳动者,而这些正是现在的大学毕业生所缺少的,故到了工作岗位往往不适应。这就告诉我们,即使已经工作了,还必须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技能,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自己做到真正的“货真价实”,这样才能满足社会、工作对我们的要求,一定不能满足自己已是大学毕业生,不要半桶水,还要淌得很。

6、努力做到知己知彼

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还要不断调整心态,做到知己知彼。知彼就是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当今社会的需要,了解别的同志的能力与水平;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兴趣与特长,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如果企求一下子就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诸如工资高、环境好、稳定性强又不太辛苦之类,这是不太现实的想法。在整个求职过程中,自己心里首先要有杆秤,适时调整期望值,先确定一个目标,如果一段时间内没有进展,就要降低标准,根据客观情况及时调整主观需要,不能钻牛角尖!第一个工作岗位,有时并不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什么工作最适合自己,只有通过一段时间亲身经历后才能确定。我们大家不少人尚未正式毕业,利用毕业前夕的一年时间在我校实习,能找到这个对口的单位工作,既能给自己将来谋出路,又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教学实践中大家在专家、同事的帮助下,不断改进,及早采取一些弥补措施,使自己的道德素质、业务水平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这对每个人的一生成长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同志们务必珍惜。

第二,要以平衡心态,善待挫折

失意与挫折是当人们某些愿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所感受到的一种心理体验,对于一直风调雨顺的青年学生来说,在上岗前就要有迎接挫折的心理准备!从学校刚走上社会时,对社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加上工作常常受挫,因而可能感到心理有很多的不平衡,产生了压力。其实,所谓的平衡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而失衡倒是经常的,绝对的公平是难以实现的,关键是看我们如何找到自我的平衡点。因此,对自己感觉不平衡的人、事、物,要能以客观的态度对待,不要过多地抱怨,因为钻牛角、发牢骚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才能求得今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常常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比如:管理不了学生、课堂纪律混乱、学生流动大、巩固率差、家长有意见;工作任务未完成,违反料纪律,受了领导的批评;和同志之间闹下矛盾、起了别扭;或者与对象、朋友翻了脸……。面对挫折怎么办?怎样来看待?是积极还是消极?希望大家能够认识与做到:

1、压力无处不在

每个人都想成功,但现在很多人生活在压力和挫折感中,觉得有无力感、无奈感,转变的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它们?无数事实说明:成功的人大多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挫折,人生本来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经历越多,经验越丰富,应感谢生活的磨难,因为它们给了我们智慧。面对挫折,人要有坚强、乐观的意志,象一只永远倒不了的“不倒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很重要,应不受外人不良情绪的影响,生活中有时沮丧的情绪会象瘟疫一样蔓延,所以自己要远离遇到挫折就咳声叹气、丧失意志的负面影响,不要受一些不正确思想的诱导。同时,自己遇到了挫折,要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思维定式,不能钻牛角,不要人为加大对压力的感受,使挫折、压力变成动力和快乐。

2、具备成功的信念

遇到了挫折,要辩证地看待:“低谷之后就是高峰”;走过雪山草地就是延安;太阳明天还会升起。事情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糟糕;永远问自己“我从这件事情的失败中学到了什么?”下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该如何去做?”要有“只要还活着,我就有机会成功”的坚定信念!相信“我能行”,不要妄自菲薄。

3、多看成功人士的传记和专访

人人都有遇到挫折的时候,名人是如何对待挫折的?

第一是他们有一个正确的挫折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挫折也一样,它能给人以打击,痛苦,它也能使人奋进、成熟。 “自古雄才多磨难”,古今中外那些在政治上、科学上、文学艺术对人类作出了较大贡献的人,几乎无不经历过挫折和失败。

第二要战胜“自我”。让我们来看看列宁的一件小事。列宁在一个漆黑的冬夜要越过芬兰边境回国领导革命,在路上,一条冰河横在他面前。河里的冰已经开始融化成许多冰块浮在水面上,踩着冰块过河一点也不能迟疑滞留,否则就可能掉到河里。列宁没有丝毫的胆怯和犹豫,他果断迅速地踏着浮冰很快到达了对岸。面对浮冰,过河人要么返回原路,要么象列宁那样毫不犹豫地走过河去,但不管你是退缩还是过河,冰河是不会改变的,而改变的应当是过河人自己。看来,挫折的关键在“自我”,要战胜挫折,首先要战胜“自我”。

第三要调整目标。挫折总是跟目标连在一起的,挫折就是自己的行为受阻,心中的目标暂时没有实现。因此,当受到挫折后,要重新衡量一下,目标是否订得过高,是否符合主、客观条件,如果确属目标不切实际而造成挫折,那就要重新调整目标,使自己既定目标符合实际水平。小品《前边有棵树》里的两个女青年,一生坎坷,遇到了下乡插队、失恋、离婚、下岗等一系列挫折,但她们反复互相鼓励着同一句话:“世界上没有值得让你流泪的人(事),值得你流泪的人不希望你哭。”到了老年生活的非常幸福。说明遇到烦心的人和事,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奋斗目标,战胜困难,继续前进,才可到达理想的彼岸。

总之,你要想正确对待挫折,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挫折。要有不见棺材不落泪的精神。不要让挫折把握你的感情。你要相信挫折是生活对你的磨练,是你走向成功的一条必经之路。见到挫折不要躲避,你要正确的去面对,就是在那里遇到挫折,就在那里爬起来,也就在那里找到了锻炼的机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毅力,这是你面对挫折的最好办法。不要在乎他带给你的失意,要看清你的未来大道的宽广。只要你有的是努力,就会有的是收获,“失败”是成功之母,“挫折”是你收获的最好的果实,你可以从中得到你所想要的经验。这就是挫折的收获。战胜了挫折,说明你在向成功迈进。逃避挫折,挫折会终生缠绕着你,成为你一生的永远摆脱不了的一块心病。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学校是会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人的变化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信心,希望之桥就是从“信心”开始的,如果没有自信心的话,你永远不会有快乐。希望同志们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从今天的谈话中悟出一些道理来,记住并相信这么一条真理:未来不在命运中,而在我们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