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成因 成语成因
红楼梦元宵节灯谜-红楼梦元宵节灯谜有哪些
tamoadmin 2024-10-30 人已围观
简介谜底:贾巧姐?(巧姐)?灯谜解释:心灵手巧的人。贾巧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巧姐由于年纪幼小,性格尚未形成,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她生日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巧姐”。在高鹗整理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贾府破败后,她险些被王仁、贾环、贾蔷、贾芸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幸而刘姥姥、平儿、王夫人合力将她救出,最后由贾琏作主嫁到姓周的富农家,丰衣足食。但根据
谜底:贾巧姐?(巧姐)?
灯谜解释:心灵手巧的人。
贾巧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为金陵十二钗之一,荣国府王熙凤与贾琏之女。巧姐由于年纪幼小,性格尚未形成,在书中处于陪衬地位。她生日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巧姐”。
在高鹗整理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贾府破败后,她险些被王仁、贾环、贾蔷、贾芸等人卖给一个外藩王爷,幸而刘姥姥、平儿、王夫人合力将她救出,最后由贾琏作主嫁到姓周的富农家,丰衣足食。但根据书中判词及伏笔,“狠舅奸兄”应是王仁和贾环,婚配是刘姥姥的外孙王板儿,最终作了一个农妇。
《红楼梦》中有首《留余庆》的警幻仙曲,“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得遇恩人”,就暗寓着巧姐一生的命运。
翻译成白话就是:家势已经衰败就别提当年富贵,家破人亡就别说谁是骨肉至亲。偶然接济过的刘姥姥却记下了凤姐对她的恩情而成为了巧姐的恩人。
红楼梦灯谜及答案
湘云的灯谜诗: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觅。
谜底:耍的猴儿
理解:1.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猴子多生活在山谷中、涧溪旁,被人捕住后便离了山林,来到闹市,供人耍玩。
2.名利犹虚——指猴子穿衣戴帽,扮成文官武将的样子。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耍猴儿者,木箱之内藏有羽帽乌纱,猴手自启箱,戴而坐之,俨如官之排衙。猴人口唱俚歌,抑扬可听,古称‘沐猴而冠’,殆指此也。”
3.后事终难继——小说中湘云已作了解说:“那一个耍的猴儿不是剁了尾巴去的?”
(PS: 影射曹家被抄,树倒猢狲散,剁了尾巴去的不仅是曹家,许多末代皇帝也是如此。从中也看出,作者对抄家这类事件,已经看得很淡薄,不过是红尘游戏,真无趣,象耍猴一样)
皇后元春的灯谜诗: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
谜底:爆竹(估计看了答案之后,可以理解其解为何是爆竹吧?)
还需要补充吗?
红楼梦灯谜
导语:《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红楼梦灯谜大全及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红楼梦灯谜及答案1红楼梦灯谜题目
1) 夫妻同戴光荣花(打《红楼梦》人名一)。
2) 菊花分外香(打《红楼梦》人名一)。
3) 衔泥筑新居(打《红楼梦》人名一)。
4) 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一)。
5) 演员谢幕时(打《红楼梦》人名一)。
6) 春草碧如丝(打《红楼梦》人名一)。
7) 寒从夜半起(打《红楼梦》人名一)。
8) 父故兄为长(打《红楼梦》人名一)。
9) 天寒音讯稀(打《红楼梦》人名一)。
10) 并非独生子(打《红楼梦》人名一)。
11) 钦差大臣满天飞(打《红楼梦》人名一)。
12)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打《红楼梦》人名一)
13) 唐太宗登基(打《红楼梦》人名一)。
14) 营业员标兵(打《红楼梦》人名一)。
15) 数说湖南掌故(打《红楼梦》人名一)。
16) 少年不识愁滋味(打《红楼梦》人名一)。
17) 女十八兮叹分离(打《红楼梦》人名一)。
18) 草色遥看近却无(打《红楼梦》人名一)。
19) 于今好运到门前(打《红楼梦》人名一)。
20) 女孩男孩一个样(打《红楼梦》人名一)。
21) 将在谋不在勇(打《红楼梦》人名一)。
22) 六王毕,四海一。(打《红楼梦》人名一)
23) 兰香幽谷无人问(打《红楼梦》人名一)。
24) 一朝选在君王侧(打《红楼梦》人名一)。
25) 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人名一)。
红楼梦灯谜答案
1) 谜底:双红
2) 谜底:秋芳
3) 谜底:春燕
4) 谜底:巧姐
5) 谜底:终了
6) 谜底:翠缕
7) 谜底:冷子兴
8) 谜底:赖大
9) 谜底:雪雁
10) 谜底:丰儿
11) 谜底:多官儿
12) 谜底:惜春
13) 谜底:李贵
14) 谜底:贾范
15) 谜底:史湘云
16) 谜底:焦大
17) 谜底:杏奴
18) 谜底:碧痕
19) 谜底:来旺
20) 谜底:平儿
21) 谜底:智能
22) 谜底:秦邦业
23) 谜底:花自芳
24) 谜底:杨侍郎
25) 谜底:探春
红楼梦灯谜及答案2谜题: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打一用物)
谜底:枕头,兽头
谜题:猴子身轻站树梢。 (打一果名)
谜底:荔枝
谜题: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打一用物)
谜底:砚台
谜题: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打一用物)
谜底:爆竹
谜题: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 (打一用物)
谜底:算盘
谜题: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打一用物)
谜底:风筝
谜题: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打一用物)
谜底:佛前海灯
谜题: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打一用物)
谜底:更香
谜题: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打一用物)
谜底:镜子
谜题: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打一用物)
谜底:竹夫人
谜题: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
谜底:虽善无征
谜题:一池青草草何名?(打《四书》一句)
谜底:蒲芦也
谜题:水向石边流出冷。(打古人名)
谜底:山涛
谜题:萤(打一字)
谜底:花
谜题: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猜一物)
谜底:耍的猴儿
红楼梦灯谜及答案3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一)
后。(打《红楼梦》人名一)
侍奕。(打《红楼梦》人名一)
探母。 (打《红楼梦》人名一)
子房。(打《红楼梦》人名一)
松涛。 (打《红楼梦》人名一)
雁南飞。(打《红楼梦》人名一)
对对子。(打《红楼梦》人名一)
踏雪寻梅。(打《红楼梦》人名一)
辞岁之后。(打《红楼梦》人名一)
微火煎茶。 (打《红楼梦》人名一)
七姐八妹。 (打《红楼梦》人名一)
一一垂丹青。 (打《红楼梦》人名一)
一、二、三月需珍视。 (打《红楼梦》人名一)
于今好运到门前。(打《红楼梦》人名一)
聪明干练堪承业。(打《红楼梦》人名一)
鸣凤开基八百年。 (打《红楼梦》人名一)
草色遥看近却无。(打《红楼梦》人名一)
不是真正的'奇珍。(白头格)(打《红楼梦》人名一)
谜底:
巧姐
王夫人
司棋
张妈
住儿
林如海
秋信
四儿
探春
迎春
焙茗
多姑娘
入画
惜春
来旺
智能
周瑞
碧痕
贾宝玉
红楼梦灯谜及答案4谜面:专营翡翠与玛瑙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贾宝玉
解析:“贾”别解为“经商”。
谜面:干娘·白头格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贾母
谜面:鸣凤开基八百年 (打一《红楼梦》人物)
谜底:周瑞
谜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打《红楼梦》中一人物
谜底:惜春
谜面:寒从夜半起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冷子兴
解析:“夜半”指子时。
谜面:而吾以捕蛇独存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蒋子宁
谜面:不教胡马度阴山·折屐格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李守忠
谜面:可怜花落去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惜春
解析:“春”别解为春色。
谜面:人在市场中(《红楼梦》人名)
谜底:贾环
谜面: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赖大家的,智能
谜面:三八多面手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巧姐
谜面:让火给烧个半 (打二字《红楼梦》人物)
谜底:焦大
解析:谜底别解为“烧焦范围大”。
谜面:冰雹大作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冷子兴
谜面:门上张贴新春联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舍儿,陈瑞文
谜面:九美图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多姑娘,入画
谜面:千金买笑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文化,来喜
谜面:口惠而实不至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空空道人
谜面:《红楼梦》与《莺莺传》 (打一成语)
谜底:一石二鸟
解析:“红楼梦”又名“石头记”;“莺”别指“黄鹂”,是一种鸟名。
谜面:入梅后身怀六甲 (打《红楼梦》人名三)
谜底:夏三,王夫人,来喜
谜面:人之将,其言也善(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终了,陈也俊
谜面:顾客盈门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来旺
谜面:述说湖南掌故 (打三字《红楼梦》人名)
谜底:史湘云
解析:“湖南”简称“湘”,“云”字义为说。
谜面:三元及第 (打《红楼梦》人名二)
谜底:门子,多官儿
谜面:目迷金粉总虚化 (打一《红楼梦》人名)
谜底:色空
2017红楼梦元宵节灯谜及答案,2017红楼梦元宵节灯谜及答案
红楼梦灯谜5篇
红楼梦灯谜1谜题: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打一用物)
谜底:枕头,兽头
谜题:猴子身轻站树梢。 (打一果名)
谜底:荔枝
谜题: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打一用物)
谜底:砚台
谜题: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打一用物)
谜底:爆竹
谜题: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 (打一用物)
谜底:算盘
谜题: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打一用物)
谜底:风筝
谜题: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打一用物)
谜底:佛前海灯
谜题: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打一用物)
谜底:更香
谜题: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打一用物)
谜底:镜子
**谜语大全**
谜题: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打一用物)
谜底:竹夫人
谜题: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
谜底:虽善无征
谜题:一池青草草何名?(打《四书》一句)
谜底:蒲芦也
谜题:水向石边流出冷。(打古人名)
谜底:山涛
谜题:萤(打一字)
谜底:花
谜题: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猜一物)
谜底:耍的猴儿
红楼梦灯谜2第22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正月十五元春娘娘获准省亲,盛大场面连元春都感到太过奢侈,但终于和久思不得见的亲人见面,回宫后又命太监送来灯谜让弟妹们猜,并每人再做一个带回宫里,按高低领不同赏赐。愈发引得老祖宗高兴,整个贾府便又上上下下制作灯谜互猜。
贾母: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谜底:荔枝,谐音“离枝”,暗示着将来“树倒猢狲散”,而贾母是处于最高地位的家长,恰似一只站在树梢上的老猢狲。
贾政: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谜底:砚台。讲究端方、坚硬,倒是贾政的封建家长的一本正经,他不喜欢儿子把心思用在赋诗题对上,对科举仕途却有求必应。但有几分见识,能读出灯谜中不详之兆。
元春: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打一用物
谜底:爆竹,烟消灰散,恰是元春荣华富贵瞬息即逝的写照。
迎春: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和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打一用物
谜底:算盘。用拨打乱如麻的算盘,暗喻将来嫁到孙绍祖家,挨打受骂,横遭摧残。虽迎春忠厚老实于家有功,但却阴错阳差碰到中山狼,一载赴黄梁。
探春: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用物
谜底:风筝。断线风筝暗示探春远嫁难归和“清明涕送江边望”判词相一致。
惜春: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打一用物
谜底:海灯。佛前海灯,预示着惜春遁入空门的尼姑归宿。
早期的脂本《红楼梦》到惜春灯谜结束,庚辰本补宝钗制谜,至甲辰本,程高本则续不宝玉、宝钗两首灯谜,原宝钗改属黛玉。朋友们读不同版本时自己甄别,贴上来作一般了解。
黛玉: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更香)
宝玉: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谜底:镜子)
宝钗: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谜底:竹夫人,夏天用的竹枕头)
“更香”,一种用来测时辰的篆文形香,暗喻黛玉的香消魂断。“镜子”,暗示宝黛二人心心相印,喜忧与共,同时他们的爱情像镜中花那样虚无飘渺。“竹夫人”在夏天可供取凉,秋天被弃之不用,暗示宝钗与宝玉夫妻不到冬。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第50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又一个元宵节来到,在赏心悦目的大观园里居住,又有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冬景衬托,最能发幽情起诗意,何况又来了几个花容月貌,才气纵横的亲戚宝眷,抢联二箫韵,闲赋红梅诗,自是少不了应景的灯谜。
李纨: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话。
谜底:在止于至善。
李纹:水向石边留出冷——打一古人。
谜底:山涛。
李绮:萤——打一个字。
谜底:花,黛玉的解释,萤是草化来的,草头加化。
湘云: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打一俗物。
谜底:猴子。离开山谷、涧溪自然界,来到红尘中,追求名利,到头来都是一场空。这个谜别人都猜不出,独宝玉猜到,其实暗示宝玉出家做和尚的结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重点是这一回中宝黛钗的三首只给谜面,却没有谜底的灯谜:
宝钗:镂檀镌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
宝玉:天上人间两渺茫,琅。
红楼梦灯谜3《红楼梦》写谜语的章回主要集中在第二十二回和第五十回中,而第二十二回的: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一看回目,就隐隐暗藏着灯谜与人物的命运遭际有关,这也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典型笔法,通过一些日常事情暗示小说人物的命运。灯谜谶语是《红楼梦》全书的重点之一,因为不仅宝钗念的《寄生草》表明了宝玉出家、乞讨的结果。而且,众人写的灯谜诗也被认为是暗示了他们各自的悲剧命运和结局。
时值元宵佳节,又逢薛宝钗过生日,贾母一时高兴,便凑份子为她举行生日宴会。其间,贾元春从宫中派人送来了一个灯谜,命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送进去。
元春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迷信传说爆竹能驱鬼除魅散秽气,故说能使妖魔鬼怪闻之丧胆。“身如束帛”形容爆竹象一卷束起来的绢帛。后二句说尽管爆竹气势宏大却极易毁灭,是“一响而散”之物。
当时贾家家运兴旺、势力煊赫,上自王公贵族,下迄市井小民,谁不惧怕他家,特别是元春当了娘娘,贾家成了“皇亲国戚”。秦氏出丧、元妃省亲之类的盛大举动正是“一声震得人方恐”之时。然而否极泰来,烈火烹油的盛举之后,接着就是烟消火灭之时。后二句暗示元春如昙花一现,荣华富贵顷刻瓦解,贾府的好景不长。
元春的谜语成了她的家族命运的极恰切的谶语。这个灯谜当是贾元春入宫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脂砚斋评说:“此元春之谜,才得侥幸,奈寿不长,可悲哉。”
贾母
猴子身轻站树梢
应元春的要求制作灯谜的是贾母,她随口念到:“猴子身轻站树梢。”当时贾政就猜着是“荔枝”。“站树梢”的意思与“立枝”相同,“立”与“荔”谐音,所以谜底为荔枝。
“猴子身轻站树梢”,很容易令人联想起秦可卿托梦给凤姐说的“树倒猢狲散”那句俗话。然而“荔枝”又与“离枝”谐音,纵观小说全貌,所以,脂砚斋评说此谜的寓意在暗示“所谓‘树倒猢狲散’是也。”此时此刻,贾家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猴子们还都在树梢上无忧无虑地嘻闹,丝毫没有“树倒”的危机感。这也就寓示了贾家势败的结局。作者用这句谜语又作了一次讽刺性的暗示。
贾政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贾政出的灯谜谜底是“砚台”。这首灯谜正是对贾政性格的刻画,隐喻他酷爱读书,崇尚笔墨,品格端方,古板正统的特点。
从本回回目“制灯谜贾政悲谶语”看,此谜的用意当还与本回的情节有关。“必”与“笔”谐音,谜面即“有言必(笔)应”,意为砚台虽不会说话,却可以借助于笔表达。“砚”谐音“验”字,意喻贾母等众人所制灯谜中的谶语,必将得到应验,可视为是对制灯谜用意的提示。而且既然是“贾政悲谶语”,“有言必应”四字在本回中亦应有着落,当是指贾政从灯谜中领会到某些不祥之兆,并说了某些在未来情节中会应验的话。可惜由于此回原稿残缺,据脂砚斋评说:“此回未成而芹逝矣”,所以贾政究竟有什么“必应”之言已不可得知。
迎春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贾迎春出的灯谜谜底是“算盘”。“天运”是说算盘拨动前,没人知道最终能计算出什么数字结果,所以说天运。“人功”是说算盘珠子要用人的手指去拨动。“理不穷”是说算盘永远是被人拨来拨去,所以说是理不穷。第二句意思是说算盘虽可被人拨动,但如果是命中注定生不逢时,那么不管你怎样拨也是拨不出好结果来的。
这首灯谜借整日乱纷纷的算盘隐喻贾迎春的性格及一生遭际。迎春生性怯懦无能,缺乏主见,处处听从命运的拨弄,就象“打如麻”的算盘,受人摆动。自从嫁给孙绍祖,命运更为悲惨,终日不得安生。本来贾府祖上对孙家“有功”,可偏遇上中山狼似的孙绍祖。这只能归之于“无运也难逢”,只能得出“阴阳数不同”的结论。贾赦想选个有财有势的贵婿,结果把女儿送进中山狼的口里。迎春这个善良的姑娘终于断送了青春的生命。作者为迎春拟作的这首谜语,其实是一首带有浓厚宿命色彩的自伤自悼的抒情诗。
探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贾探春出的灯谜的谜底是“风筝”。清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可放风筝的线一断,风筝便随风远远飘去,一去不返。“妆点”即妆饰打扮,“游丝”指放风筝的线。脂砚斋评说:“此探春运适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流散也,悲哉伤哉。”
此谜当是以断线的风筝暗示探春将远嫁不归。这里“清明妆点最堪宜”与探春判词中“清明涕送江边望”之句对照来看,实点出清明正是八十回后原稿中探春出嫁的时节。以风筝喻探春之遭际,似还含有探春虽有才志高,但因生于末世,终究“无力”挽救贾府衰败的颓势,只能象断线的风筝一样飘荡远去。
惜春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贾惜春出的灯谜的谜底是“佛前海灯”。首句说海灯本应置于佛殿,而前身却被置于尘世之中,因其性本不适于尘世,所以总是“无成”。“色相”是佛教用语,一切有形质、颜色、相貌可见的东西都叫色相。“无成”指不能悟道成佛,修成正果。第二句说海灯前身虽身处尘世,却能看破红尘,只听佛经。“沉黑海”指投身佛门与人间繁华欢乐绝缘,从世人来看,这就像沉入漆黑的海底一样。结句说,海灯一旦置于佛前,尽管灯光黯淡,内中却自有光明在。脂砚斋评说:“此惜春为尼之谶也,公府千斤至缁衣乞食,宁不悲夫。”
此谜是借“佛前海灯”隐喻惜春一生的遭际。前二句说惜春未出家之前处于繁华的尘世,总未能修成正果,但她却能看破红尘,一心遁入空门。后二句暗寓惜春出家为尼的归宿,与小说前面惜春判词“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暗合。
宝钗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宝钗出的谜谜底是“更香”。更香是古代为夜间打更造的一种线香,每燃完一支恰是一更,故此得名。
首句“朝罢谁携两袖烟”暗隐“香”字。第二句写更香的特征,古代的香种类繁多,更香与弹琴时用的鼎炉之香和熏被褥衣裳之香均无关。颔联写更香的作用在于报时。“晓筹”是指清晨的时刻,“鸡人”是古代宫中头戴“绛帻”(红布头巾,象征雄鸡冠)专职司晨报晓的卫士,“五夜”即五更,古代计时将夜里时间分为五等分,称五更为五夜。“添”指添香。颈联描写更香燃烧的情景,说更香被从头上点燃,从外向内燃烧,永无休止之时。尾联说时间一天天消逝,更香不断地消耗着自已,而同风雨阴晴的变化无关。
这个灯谜是借更香暗寓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后孤凄寡居,独守空房的遭际。首联上句中的“两袖烟”喻“两袖清风”之意,暗示薛宝钗在荣华之后,落得个两手空空、一无所得的结局。下句“琴边衾里”喻亲切和谐、朝夕不离的夫妻关系,隐寓宝钗同琴瑟和谐的夫妻生活终究没有缘分。颔联意思是说宝钗在宝玉出家后独守空房,因愁闷而夜夜难眠,故不用鸡人报晓,也不用侍女添香,终日为孀居生活的冷落孤寂而困扰,朝朝暮暮、年复一年地过着苦恼犹煎的生活。尾联寄寓对宝钗命运的感慨,说纵然青春可贵,韶华应当珍惜,但因世事风云变幻,宝钗也只能任其自然了。
仔细品味曹雪芹笔下的灯谜,总觉意味深长,几乎每个都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要么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要么暗示着人物的命运或结局;要么对情节的发展有强烈的促进作用;要么对小说环境氛围的烘托有补充作用,不一而足。《红楼梦》中的谜语能表现出如此众多的作用,这在我国小说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红楼梦灯谜4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谜语——枕头、兽头)
(第二十二回《听曲儿宝玉悟神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猴子身轻站树梢。(灯谜——谜底荔枝)
(第二十二回《听曲儿宝玉悟神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身自端方,提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灯谜——谜底砚台)
(第二十二回《听曲儿宝玉悟神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生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灯谜——炮竹)
(第二十二回《听曲儿宝玉悟神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方怨别离。(灯谜——风筝)
(第二十二回《听曲儿宝玉悟神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前身色相品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灯谜——海灯)
(第二十二回《听曲儿宝玉悟神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等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灯谜——更香)
(第二十二回《听曲儿宝玉悟神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虽是半天风雨过,何曾闻得梵铃声!(薛宝钗谜语诗)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节过谨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贾宝玉谜语诗)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何劳缚紫绳?驰城逐堑势狰狞。
主人指示风雷动,鳌背三山独立名。(林黛玉谜语诗)
(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红楼梦灯谜5打一物
南面而望,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答案:镜子
打一物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
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
答案:竹夫人(一种用竹蔑编成的夏季抱着取凉的器具)
打一物
天运无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
因何镇日纷纷乱,因为阴阳数不通。
答案:算盘
打一物
天上人间两渺茫,琅干节过谨提防。
鸾音鹤信须凝睇,好把唏嘘答上苍。
答案:风筝
打一物
溪壑分离,
红尘游戏,
真何趣?
名利犹虚,
后事终难。
答案:耍的猴儿
;《红楼梦》中的灯谜有什么作用呢?
2017红楼梦元宵节灯谜及答案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17红楼梦元宵节灯谜及答案的谜语大全的内容,更多 谜语请关注历史新知 查询 !
菊花分外香(打《红楼梦》人名一)。秋芳
衔泥筑新居(打《红楼梦》人名一)。春燕
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一)。巧姐
十八子升官(打《红楼梦》人名一)。李贵
演员谢幕时(打《红楼梦》人名一)。终了
春草碧如丝(打《红楼梦》人名一)。翠缕
寒从夜半起(打《红楼梦》人名一)。冷子兴
父故兄为长(打《红楼梦》人名一)。赖大
天寒音讯绝(打《红楼梦》人名一)。雪雁
并非独生子(打《红楼梦》人名一)。丰儿
唐太宗登基(打《红楼梦》人名一)。李贵
营业员标兵(打《红楼梦》人名一)。贾范
将在谋不在勇(打《红楼梦》人名一)。智能
六王毕,四海一。(打《红楼梦》人名一)秦邦业
数说湖南掌故(打《红楼梦》人名一)。史湘云
少年不识愁滋味(打《红楼梦》人名一)。焦大
女十八兮叹分离(打《红楼梦》人名一)。杏奴
草色遥看近却无(打《红楼梦》人名一)。碧痕
于今好运到门前(打《红楼梦》人名一)。来旺
女孩男孩一个样(打《红楼梦》人名一)。平儿
夫妻同戴光荣花(打《红楼梦》人名一)。双红
兰香幽谷无人问(打《红楼梦》人名一)。花自芳
一朝选在君王侧(打《红楼梦》人名一)。杨侍郎
借问酒家何处有(打《红楼梦》人名一)。探春
钦差大臣满天飞(打《红楼梦》人名一)。多官儿
求《红楼梦》第五十和五十一回里所有灯谜的谜底?
灯谜,又叫猜灯谜,它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门传统的综合性语言艺术。 从现有的古籍记载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自先秦以来,在许多生活领域里,都有谜语这一语言形式的运用:人们用比喻、借代、描绘、字形离合等方法制成谜语,用来劝谏、讽喻统治者,在外交上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用谜语来暗通情报,掩人耳目;文人之间也会用谜语来相互戏谑等。这时候的谜语和「 ”灯”还没有什么关系。 我国隋唐时期就有了元宵节张灯、观灯的习俗,到了宋代,元宵节的「 ”灯展”更是成了民间的一大盛事。元宵佳节,家家张灯结彩,上街观灯是元宵节晚饭后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固定节目。于是,一些文人开始把谜语贴在花灯上,吸引过路的人们驻足参观、猜谜取乐。这时候就有了「 ”灯谜”的称呼。从此以后,猜谜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 灯谜风行于宋、金、元三代,到了清代中叶谜风更盛。《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作为我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巅峰,它气势恢宏、包罗万象。《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多才多艺,他的著作里面涉及的艺术范畴非常广泛,无论是饮食、服饰、建筑、诗词、医药都有精彩、独到的描写与论述,作为中华文化特产、中华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之一的「 ”灯谜”自然也被曹雪芹收录到了《红楼梦》当中。灯谜在曹雪芹的笔下与他的作品融为了一体,对整部作品的艺术价值作出了独特的贡献。那么,灯谜在《红楼梦》当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一、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是小说的核心任务。在一部小说当中,作者为了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往往会借助许多文学表现形式。「 ”灯谜”是曹雪芹用来刻画笔下人物性格的手段之一,在《红楼梦》当中,作者借助「 ”灯谜”来塑造人物形象,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通过「 ”灯谜”本身所蕴含的意义来表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的是通过猜谜人或者制迷人在猜谜、制谜时的表现、动作、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红楼梦》里面大大小小的角色共有四百多人,与我们「 ”常见面”的也有数十人,这些人性格迥异,鲜活生动,每一个都是典型的「 ”这一个”,而不会给人「 ”脸谱化”的感觉。这得益于作者对每一个人物的精心刻画。作者还善于利用相同的场景对不同的人物进行个性化的展示。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元妃娘娘做了一个灯谜,叫小太监拿到贾府,让弟、妹们猜着玩儿。原文这样写道: 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儿,命你们大家去猜,猜着了每人也作一个进去。四人听说忙出去,至贾母上房。只见一个小太监, 拿了一盏四角平头白纱灯,专为灯谜而制,上面已有一个,众人都争看乱猜。小太监又下谕道:"众**猜着了,不要说出来,每人只暗暗的写在纸上,一齐封进宫去,娘娘自验是否。 "宝钗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 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宝玉,黛玉,湘云,探春四个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写了半日。 一并将贾环,贾兰等传来,一齐各揣机心都猜了,写在纸上。然后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谜,恭楷写了,挂在灯上。 宝钗做人一向圆通,说话做事给人留有余地,她见元春的谜很浅显,又不好一下子猜出来,所以就故意装作难猜的样子,思索了一会,其实心里早就猜到了。这段话,借着猜灯谜,就进一步刻画了宝钗八面玲珑、圆滑世故的性格特点。 书中又接着写道: 娘娘叫大家也做几个灯谜来猜,于是大家一时都写了,交给了小太监。到了晚间,小太监来谕,说,娘娘做的谜除了环儿何迎春猜的不对,别人都猜对了;又说,环儿做的灯谜不通,娘娘没有猜,叫带回来问问是什么。 这时候,大家的反应各不相同: "前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与三爷猜的不是。**们作的也都猜了, 不知是否。"说着,也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便觉得没趣。 宝钗、探春等人得了娘娘赐的礼物,看了娘娘猜的灯谜,也不管对不对,都胡乱的说「 ”猜着了”,一是懂得「 ”尊卑上下”,不敢与娘娘争论对错;二是不拿这个事儿当回事儿,只是敷衍一下而已。 但是同样没有得到奖赏的迎春和贾环的反应就不一样了。这个地方作者其实是借助「 ”灯谜”来塑造他们的不同的形象,刻画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迎春性子软弱,从来不与人争长论短,为人宽厚,万事都不在意,首饰被奶娘偷走都不追究,当然更不会去计较娘娘的这点赏赐。而环儿性格阴郁,又被赵姨娘教导的「 ”上不得台面”、「 ”狐媚子、外道”,况且年纪又小,所以没得到东西他就「 ”觉得没趣”。 作者用猜灯谜这件简单的活动就写出了宝钗、迎春、贾环等人的不同的性格特点,为我们进一步塑造了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暗示人物命运 《红楼梦》的作者还巧妙的利用灯谜来暗示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 比如元春做的这个谜底是炮仗的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不仅暗示了元春暴毙的悲惨命运,也同时暗示了百年贾府最终风流云散的凄惨结局。 再在看探春的灯谜: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探春的灯谜,谜底是风筝,暗示了她日后远嫁番邦、杳无音信,对自身和家族的命运完全无法掌控、完全无能为力的局面。 还有惜春的灯谜,写的是: 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谜底是「 ”海灯”。惜春后来果然出家为尼,伴着「 ”青灯古佛”度过了一生。这些灯谜对书中人物的命运和结局做了「 ”谶语”式的暗示,既妙趣横生,又交代了故事情节的走向。 三、深化主旨,增添悲剧气氛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它的悲剧结局在开篇就已经被作者以宝玉梦游「 ”太虚幻境”的形式展现给读者了。而书中的人物大多都是太虚幻境薄命司下凡历劫的「 ”风流冤孽”,他们的命运注定都是悲惨的。 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书中的人物连同他们所依托着生活的豪门公府,不可避免地逐渐地沉沦、没落,直到烟消云散、土崩瓦解,这是作者为书中人安排的无法改变的宿命。也正因为这样,全书的叙述一直都笼罩着一层悲凉的迷雾,即使再欢乐的场景也无法消除那种淡淡的哀愁。 作者让笔下的主要人物去猜、去制做谶语式的灯谜,其实就是对全书主旨的进一步深化。用「 ”乐景写哀”,其哀更甚!这种在良宵佳节、喜气洋洋的氛围中都挥之不去的感伤情绪,完美地顺应了贯穿全书的悲剧基调,为作品增添了浓厚的悲剧气氛。 总之,《红楼梦》中的灯谜,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命运的暗示、作品主旨的揭示与深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内隐十物,请大家猜,大家说它“自然新巧”、“奇妙”,但猜了一阵却都猜不着,作者在书中又始终没有交出谜底,引起后代学人纷纷猜测。但据我所知的资料,至今总计才猜出四个,其余的答案都是望风捕影站不住脚的。二百多年中,红学家大抵数以百计,研究著述卷帙浩瀚,但大多把这十首诗视为倾舟之暗礁而绕路躲过去,所以至今这十首诗谜的谜底大半仍然是悬案。为此,我愿将我对这些诗谜谜底的思索结果奉献出来,作为与同道之间互相切磋砥砺的契机。
那是在史无前例的1973年,其时我已遭三次抄家,简直已无书可读了。寂寞中从村中亲友处借到一本《红楼梦》(第二册,31—60回),仔细地读了起来,不再象学生时代读书时的浮光掠影,这才发现这十首诗背面却隐藏着十个谜语。当时那本书注释甚略,对谜底未作任何揭示,于是我便主观地猜测起来。俗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竟先后猜测出《交趾怀古》、《青冢怀古》、《梅花观怀古》、《赤壁怀古》、《桃叶渡怀古》、《淮阴怀古》、《蒲东寺怀古》七首诗的谜底来,心情颇为振奋;但又想自己还是孤陋寡闻的,我个人的猜测可能早被诸多红学家的智慧所照彻。
1979年我从山村回到城市中学任课,第二年到图书馆翻检有关资料,这才发现诸名家的猜测结果既有一致的,又有更多的是不一致的;一致的只有《交趾》、《青冢》、《梅花观》三首,而其余各首却有巨大差异。反复斟酌原诗,我更确信自己的见解对前人是一点超越,令人感到鼓舞。 同时, 这也激励我再继续攻克其余三首诗谜底的决心, 到1982年又解决了《广陵怀古》、《马嵬怀古》的谜底。为整理这些材料,1992年读北京师大出版的《红楼梦》校注本,从注释里得知王希廉对《马 嵬怀古》已作了准确的猜测,又正与我的结果一致,这一猜测使他比周春和徐凤仪高出了一头。遗憾的是,《钟山怀古》一首我至今尚未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对这首诗,周春猜测为“肉”,似乎荒诞无稽:王希廉猜测为“耍猴”,似乎也颇为牵强:徐凤仪猜测为“傀儡”,揆之原诗有二句是说得通的,但另两句便难以圆解,而正确的答案总是和全诗各句和谐统一的。顺便补充一句,“傀儡”更有“木偶戏”与“皮影戏”之分,而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既然《交趾》、《青冢》、《马嵬》和《梅花》观四首清代人已经作出结论、而《钟山》的谜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可以略而不提,故谨将我对其它五首的探索结果略作一番说明:
《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它在十首诗中居于首位,制作上十分精湛。从咏史的角度看它是追怀赤壁之战的历史: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气吞万里,孙权、刘备联合抗击,在赤壁以火攻曹操船只,大破之。
清代的周春猜测是“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意思是“走马灯”,但非得是他说的那样——要在灯上绘上“战舰水操”的情景,否则这灯便和诗谜搭不上关系。徐凤仪猜测是“法船”,是旧俗鬼节时祭鬼所用,系用纸糊扎成船,上面并扎僧人诵经之状,船头更列众鬼,放置于江面——称放焰口,最终焚为灰烬。以全诗揆之,与“赤壁沉埋”、“徒留名姓”等语并无瓜葛,所以不能令人折服。有人猜测是“蚊子灯”,还是不着边际。有的学者比较慎重,没有轻意猜测,但感到涵咏全诗倒觉得笼罩一层阴沉冷峭的气氛,认为是影射大观园不祥的结局,这种认识却不无道理。
我认为最合理的答案是“棺材”!用原文的四行诗一一审核,没有丝毫滞碍之处。
1、棺材的各面均涂朱赤,正与诗题“赤壁”二字吻合, 说它影射荣宁二府虽灸手可热,但终不免崩溃灭亡的命运真是最恰如其分了;“棺材”简直就是这一家族注定衰败破落,从而也暗示其所属的封建社会也必将走向崩溃灭亡的形象而准确的象征。
2、首句写棺材之埋葬;第二句以空舟喻棺材之外形, 棺材正面须写明者名姓;第三句是安葬之际在鼓乐喧阗中亲人哭泣、火化冥物之情景;第四句是最终结局——历史上无论谁也逃脱不掉进入棺材的命运。——简直是一幅丧葬风俗画!
如果偏重于咏史,可以这样翻译:
赤壁战后,者沉溺阻滞了江流,
者徒然留下名姓,江上是焚毁的船舟;
凄风中满天大火把曹兵烧得悲号惨叫,
无数的英魂都从此进入了冥府。
如果按咏物诗翻译,又可以这样表述:
它四壁朱赤,终被沉埋于地下,
它形如空舟,载入徒然去的人;
埋葬之际亲人一片号啕,冥物都被焚烧,
历史上多少英雄也未能逃出这个归宿!
《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定位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也知。
从咏史角度上看,四句诗简明地概括了韩信的生平遭遇:1、 韩信少年时曾受胯下之辱。2、后来被封为三齐王, 由此埋下了被害的祸根。3、贫贱时受尽世俗的冷落。4、曾蒙受漂母的一饭之恩,发迹后酬以千金重报。
此诗清人猜测纷纷,但无一中的。周春猜测为“兔”,令人匪夷所思:徐凤仪猜测为“马桶”,大抵他完全被“三齐位定”、“轻鄙”、“一饭之恩”等字句所迷惑,而走不出牛角尖,甚至把“”和“屎”也合而为一了!王希廉猜测为“打狗棒”(也称作打鬼棒),他是这样圆解其说的:“作诸恶业,有余恐,北俗,人则以饭一碗,插三秫杆,煨面为槌,供之,槌名打狗棒,供亡者过恶狗村之用”——自知勉强,才不得不附加了一套别扭的说明;但者未必都是“壮士”,与首句如何也搭不上关系。
其实迷底是“手杖”,四句诗分别写出它与青壮年、老翁尤其是乞丐之间的关系,是一篇绝妙的咏物诗。此诗可以翻译如下:
青壮年提着手仗,可以防范恶狗相欺,
老翁拄着它(与两足鼎立)已行将就木;
区区手杖,世上人切莫轻视,
(乞丐却与手杖相依为命,他们沿街乞讨时总是这样地呼唤)请赏给一口饭吃吧,你们的大恩我将至不忘!
这何尝不是勾画苦难社会生活画面的大手笔,凡是熟知那苦难年代生活情景的人都将勾起令人心酸的回忆。这一切并无须引经据典的考证,一切离开生活真实的辩解都会显得牵强附会,苍白无力,是无法令人折服的。
如果从咏史的角度翻译,文字应作新的调整:
韩信,你青壮时应留心防范恶犬欺凌,
作了三齐王,由此隐伏下被害的危机;
当你卑微贫贱时,世上俗人都轻视你,
岂料你后来以千金去报答漂母一饭的情谊!
在猜测这一谜语的过程中,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给我以不小的启发。在他的剧作中有个狮身人面的怪物“斯芬克斯”,它高踞扼住路口的悬岩上向路人说出谜语,使很多人因猜不出究竟而被它吃掉。后来俄狄浦斯路过此地,怪兽向他说的谜语是:天底下什么动物生下来时用四只脚,后来用两只脚,到用三只时走路摇摇摆摆?俄狄浦斯回答说是人。因为:人幼小时用四肢爬,长大了挺直身躯,用两脚行走,到老年拄起拐杖,成了他的第三只足!谜语被猜中,怪兽羞愧,从悬崖上跳下摔。有的译者把谜语简洁地译成九个字:“朝四足、午两足、暮三足”,而这“暮三足”与“三齐位定盖棺时”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实在令人惊叹!
《蒲东寺怀古》
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蒲东寺是王实甫在《西厢记》中虚构之寺名。此诗所咏的是侍女红娘热心帮助张生与莺莺结成良缘,因而遭受莺莺之母郑氏夫人拷打责问之事。
只为诗中有一个“骨”字,周春的猜测是“骰子”(赌器),以第一句斟酌已属勉强,再往下便一点也说不通了;王希廉盯住了一个“红”字,硬说它是“红天灯”;其他人大抵被“吊起”蒙住了视线,猜测是“竹帘”、“鞭炮”、“鞋拔子”等等。我认为正确的答案是“骨针”。针,古作zhēn@①,更古些为箴。文字是历史的有力凭证, 文字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反映。远古时候人类用鱼骨或兽骨磨制成针,“箴”字也标志它多为竹制,铜器、铁器出现才使它们渐渐消亡。但在我国究竟什么年代骨针彻底消失而完全被钢针所取代,没有哪个历史学家曾划出过清楚的界线。
据资料介绍,在英国的雷迪有一个针博物馆,它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英国,1898年时制成一枚钢针需要经过二十二道工序,其中的打眼与磨光都要求有精密的劳动设备。这是差不多一百年前的情况,可想而知,比这更早一百三十多年前,我们民间的手工业作坊在制出一枚钢针来将是何等的繁难!因而我们不能排除那时骨针并未绝迹,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期,它都可能与钢针并行存在着。大抵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骨针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为此,对原诗作一点说明:1、骨针,既然制作艰难, 价格自然贵重,必为妇女所珍惜,染成红色既显得美观,一旦失落也易于辩认察找,故称“小红”。2、第二句写妇女用针线缝制衣裳的过程。3、三、四句写作完针线活后妇女要将针收藏起来,尾线并不拆下,故有“勾引彼同行”之句,并把它插到“针垛”上;针垛是绒制的球形物,常挂在伸手可及的墙上,故曰“吊起”。如果侧重于故事,可以这样译出:
小红娘,你这身世卑微的使女,
你明拉暗扯竟把一对情人撮合一起;
虽然曾遭受老夫人的吊起拷问,
却毕竟使他们成了深情的鸳侣。
如果侧重于咏物,又可以这样翻译:
看你一身骨质红装、轻巧、玲珑,
竟将各自东西的布料连缀到一体;
事后,你常常被夫人高高地吊起,
但随即却把多情的尾线勾引同去。
谜语,它的起源大概和文学艺术一样渊远流长。在古希腊有关于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的传说,在印度文学作品中有一部《二十夜间》,以女王求婚为线索编织进去二十个动人的谜语故事,可谓脍灸人口。在我国先秦典籍《荀子·赋篇》中也有光辉的范例,其中的五篇文字就有谜语的性质。其特点是“遁词以隐意,谲譬以指事”,即用种种巧妙的譬喻以代替直说,把事物特征暗示出来,让读者去揣摩猜测。如《箴赋》: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纵,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始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xiān@②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 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zhān@③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 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用君臣问答的口吻淋漓尽致地写出了“针”的形象和功能,文字生动令人神往。它的问世比《红楼梦》早二千年,艺术风格各有不同:一个铺张细腻、曲尽其妙:一个凝炼精巧,又隐括了《西厢记》的故事情节。二者相距两千年,在我国文学时空中互相辉映、凌轹古今!
《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从怀古的角度看,此诗是写隋炀帝杨广开凿运河、巡游扬州的史实。就此,应对诗中词语稍作一点说明:
广陵:古郡名,今江苏省扬州市。隋炀帝因修运河劳民伤财,终于在第三次游幸江南时被宇文化及杀,隋朝灭亡。
隋堤:隋大业初年开邛沟入江,旁筑御道,树以杨柳,谓之隋堤。
因为把视线注意到“广陵”、“口舌”等字,周春猜测是“洞箫”;徐凤仪由隋堤广植的杨柳及“口舌”二字猜测是“柳木牙签”;王希廉因“隋堤风景”联想到杨柳,又因“风流”关系便猜测为“柳絮”。他们的共同点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所以都站不住脚。
其实答案是“纸鸢”——即风筝,因诗中已有“风”字而稍作一点变通。按照咏物的角度,对诗中的词语也重新作一点解释:
题目,广陵——广阔、无边的天空;陵,谐凌,凌空而起;二字已勾出纸鸢的特征。第一句,蝉噪鸦栖,指蝉噪与鸦栖之高树,这一句写只须转眼之间纸鸢即已凌空超越高高的树顶了。第二句,隋堤,堤谐提,即随心所欲地提起放飞,此情此景与什么相似呢?第三句,写纸鸢凭借风力而凌空飘荡。第四句,写纸鸢凌空,地上人们仰视之际纷纷进行品评议论。于是,这样翻译也便顺理成章了:
蝉噪鸦栖的高树被你转眼间超越,
把你随心所欲地放飞高空,这情景象什么?
你凭借着风力而饱览无限风光,
却不禁惹起人们纷纷议论,七嘴八舌。
这简直是放风筝最生动的写照。参看《红楼梦》第七十回里那段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简直更令人心旌摇荡了。
世人尽知曹雪芹写了《红楼梦》,却鲜有人知道他还写过《南鹞北鸢考工志》,专门介绍了“扎、糊、绘、放”风筝的经验,还有制作风筝的口诀,并亲手绘制了很多风筝的彩图。据悉1980年出的一组四枚的特种邮票“风筝”就选自该书。作者生活阅历的丰富,也是其著作令人百读不厌的原因吧!
顺便补充一句,有人认为十首怀古诗均各有影射,断定这首诗是影射晴雯的;但倘若把它和“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天”二句诗联系起来看,说是影射薛宝钗倒更确切些——不管这好风使她飘得多么高,感情的长线断了以后,她也不免众青天上跌落下来!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桃叶渡,故址在今南京市秦淮河渡口,晋人王献之曾于此送爱妾桃叶,渡由此得名。此诗谜底也无人猜中,周春猜测为“团扇”,赵曾望猜测为“门神纸”,均未着边际。此诗只是轻拈古史,生动地写出了“明镜”照人之特征及其在仕宦之家的存在。据此,仅作说明如下:
镜,古为jiàn@④,为青铜铸制,直至清末铜镜还尚多, 以磨镜为业的匠人经常沿街招揽营业。十八世纪欧人东渐,达宦人家已渐有玻璃制镜,初来乍到价格自然昂贵,非一般富户所能买得,所以象贾宝玉的怡红院里满屋的明镜使刘姥姥迷惑不已,对山野村人自然是奇闻,贫寒人家甚至连铜镜也难得,平素只得借盆水照影而已,故有“六朝梁栋多如许”之句,指的是金陵城里的显贵家族。
1、明镜(铜镜,尤其是玻璃制的明镜),清沏如水, 故曰“浅池”,“衰草”喻年老,“闲花”喻年少,皆供明镜以照影。2、 明镜照人,形与影一实一虚,不能合为一体。3、六朝, 指金陵(今南京市),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个朝代均于此建都,合称为六朝;梁栋,指建筑,在修辞上属于借代格,即官宦人家的宏丽屋宇。4、 小照,即明镜,大多悬挂在墙壁上。依此,可以这样翻译原诗:
无论是“衰草”、“闲花”,都能映入这“池”中,
但个中的倩影却不能与本体合一;
金陵城里仕宦人家都不乏此物,
一面面高悬在壁,照鉴着须眉粉黛的容仪。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谈一下这十首怀古诗的写作特点。
1、十首诗都以怀古的面目出现, 诗中文语也确实是遵循着历史或传说的轨迹的,如“赤壁”、“交趾”、“淮阴”、“广陵”、“青冢”等五首都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生平的概括;其余五首也都以文学作品的情节为依据。但巧妙的是诗的背面又都是一个谜,隐藏的十分巧妙。这些诗既是咏史,又兼咏物,语语双关,毫无纰漏之处,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天才。
2、这些诗的题目本身就是谜,或者说是诗谜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棺材——可见的各面均涂红色,确实堪称“赤壁”;交趾——喇叭,吹奏喇叭时不正是两手合拢、十指交叉的姿势吗?题目二字是多么简洁生动的勾画!广陵——纸鸢,不是它飘凌在广阔无边的天上的写照吗?桃叶渡——映照着桃花般美人的一潭清水!命题是如此的精巧,这在其它作品或谜语里是罕见的。
3、谜底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常见的什物, 尤其是童心未泯的少年们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如喇叭、手杖、纸鸢、明镜、墨斗、胰皂、骨针(甚至钢针也毫不勉强)、扇子,没有一件远离生活,就连“棺材”也当然为他们所熟见,凡有人生活的地方便会有丧事活动,他们对发丧时鼓乐之喧阗等景象是绝不会陌生的。但是到了那些把自己禁锢在书斋里的学者手里便愈猜愈玄虚、愈猜愈胡涂起来。如把《赤壁》猜成“走马灯之用战舰水操者”,把《马嵬》猜成“杨妃冠子白芍药”,想得刁钻古怪,走进胡同又非要把读者也强拉进去。周春猜测十个而对的仅有一个,他也自知没有把握而慨叹地说:“恐我所猜亦未必是也,安得起诸美人而问之?”为不能使书中的美人复活以告诉他答案而遗憾。
这十首是《红楼梦》中闪烁着宝石般光华的文字,是文学典籍中有关谜语的艺术珍品,是曹雪芹留给我们的艺术瑰宝。
上一篇:不容置疑造句二年级怎么写的-不容置疑造句二年级怎么写
下一篇:迎难归来-迎难而归